话说阿姆坐车是算累计里程的,如果中途出站又从同一站进的话那么价格是和坐全程一样的。
但是我有九折票,打折后小数点后第三位四舍五入,我发现在某一站中途出来再进去会便宜一分钱
这几天最开心的新闻就是捷克的河狸,但是一被转述到了简中平台,就又变味了。英国报姐的微博下面,都找不到有人称赞河狸,全是在阴阳怪气欧洲人没用,动物都不如,效率低,费用高,要是老中人来修这个水坝,十多万一个星期就给你修完。
但老中人千万不要搞错了,这是个纯环保的水坝项目,不仅为了保存来自上游的水源,还有下游的湿地。在中国单纯花个几十上百万只为环保而没点经济效益的项目有多少? 面临有关部门的刁难只会更深。当然,如果水坝加点什么发电啊等赚钱项目,那地方政府可能很快就批了,但是那样的项目压根就保护不了环境了,甚至要破坏环境了。想多发电就得多蓄水,那干季下游的湿地基本就没了,对下游生物毁灭性打击。
其实这类环保项目之所以难搞,主要原因就是搞不清楚人类的介入对当地生态究竟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人类修水坝可能更牢固但是毕竟要带来不属于自然界的东西。修在哪里水流怎么控制都有讲究,不充分调研很难搞清楚。这方面上,人类就确实不如河狸,毕竟人家祖祖辈辈修了上万年的水坝了,活到今天的都是自然筛选下来最符合当地生态环境的居民了。这种刻在河狸DNA里的修坝本领,人类比不上太正常了,人类比不上的还多着呢,哪是什么欧洲人比不上,全人类都不如。至少人家欧洲人愿意为了当地生态搞纯环保的项目,这点就比只会到处截流修大水坝破坏生态的老中强多了。
这里面讲的盐田千春我也蛮感兴趣耶,说到现在正在巴黎 Grand Palais 展出,我立刻激情查票,但近期实在太贵了又放弃了。。
这个 arte 怎么回事,难道是旅游宣传频道,恍惚记得上次去巴黎也是因为在 arte 看到一个展不错。。
真的太喜欢 Zaho 了耶,Dis-moi 那首的钢琴声刚一出来我就开始哇哇哭,然后一直哭到她的片段结束。。她说她小时候特别敏感,每天每天哭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她妈妈很耐心,一直试图去理解她,从来不会说“别哭了”。有一天她对钢琴一见钟情,发现自己的感情可以用音乐表达出来,后来就当了歌手。而且她蹦蹦跳跳的好可爱。
总觉得有点像我,但是我没有那么好的妈妈也没有我的钢琴。
https://www.arte.tv/fr/videos/121400-002-A/twist/
最近在和这个之前绝交了的友聊天,她总是在说话的时候突然提起自己的对象。比如我推荐一个无对话的电影,她说啊那我可以和我对象去看。我说自己在外面吃饭,她会提起她对象不吃她的剩菜。
我觉得蛮有趣的?没有不喜欢的意思,但我活了二十九年,这是我认识的人中唯一一个会随时提起自己对象的人。不得不说我再次联系她也是因为有点怀念她这个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