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带我熟悉工作的同事真的好好哦 她跟我讲了各种流程,还经常故意考考我,比如有人来借书,她就问我:“我们应该怎么在系统里找到这个人呢?”我马上堆起笑脸:“请问您叫什么呀?”(她一小时前提过很多人不记得自己的编号,但是找姓名也能找到)。或者有一本书正好需要修补,她就问:“那我们怎样才可以防止这本书被修好之前被别人登记走呢?”我回答:“我可以自己把这本书借走。”(同样的事情她上周已经干过了。)
随时都会有这种小型考核,还蛮好玩的!
今天工作的时候因为不熟悉流程犯了好多错,比如拿了同一系列仅仅副标题不一样的书,或者本来要借给别人的书登记在了我自己的名下,但是我马上就发现错误了,我工作能力应该还可以
在图书馆工作有一个意外收获就是可以学到人名,我对德语名字很不熟悉,需要别人拼写出来,多接触一段时间的各种人名应该就会慢慢好起来。
图书馆工作人员借书超时不用交罚金嘻嘻嘻
我好喜欢德国电影的风格,近来看的两部,一部是 Rocca verändert die Welt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0458343), 一部是 Systemsprenger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0427480), 讲的都是非常异类看似在搞破坏,其实内心非常善良渴望爱的女孩子。两部电影都是拿过奖的,但是 Systemsprenger 的题材是特殊儿童,所以可能出名一点,Rocca 就完全没人看过的样子?Rocca 是那种一个小孩子拯救身边所有人的电影,比较夸张和喜剧,听起来有点俗套但是很对我胃口,因为里面的情感特别普通特别真实,不像超级英雄那样叙事宏大,电影最后我又哭得惨惨。
在豆瓣看到一个棉花介绍科普贴。
讨论了两天棉花了,我实在很好奇种植棉花到底是什么情况。
内容我没有能力核实,转给大家一起看看。
提到一些点:
长绒棉无法机采。我国是最大棉花进口国。有巨大的棉花库存积压。
https://www.douban.com/note/797985761/
GIF vs apng
GIF 雖然是最常見的動態圖演算法但其實非常落後,它的核心問題在於
1. 只支持 8 bit 顏色,就是只能呈現 256 種顏色,所以 GIF 是無法展現人眼所見的真實彩色畫面的。相比之下 apng 支持 24 bit (16.7 million + 種顏色),能還原的畫面就比 GIF 順滑細膩真實多了 (見圖1,背景有明顯的「層次感」,不能平滑漸變)
2. GIF 的透明色版 (Alpha Channel) 只有 1 bit,也就是一個像素要麼全透明要麼完全不透明,因此如果做透明背景的 GIF 就很容易出現白色鋸齒狀毛邊(像素難以絕對平滑過渡,半透明像素變成了白色)。而 apng 的 alpha channel 是 8 bit 的,支持半透明,因此動圖可以做到順滑無雜邊(見圖2)。
雖然 apng 性能上基本全方位吊打 gif,但是 apng 現在的兼容性還是不如 GIF,就拿 mastodon 來說,就算 emoji 只能傳 png 格式(apng 的後綴還是 .png),iOS 的 mastodon app 據我了解也都不支持 apng 播放,所以看到的 emoji 都是靜態的(除非直接用瀏覽器)。
挺棉花也好铲车也好,把爱国集中诠释为一种恋物癖,是传统美德。传唱最广的1979年的《我爱你,中国》,爱百灵鸟秧苗甜蔗南海北国森林山坞,最后提一嘴"青春献给你",一种阴惨惨的献祭印象,整首歌没有一个字提到国土上的男男女女。再往近一点看,汪峰的《我爱你中国》,对非人化的祖国说"我疼痛想让你抱紧我",淡化了母亲与孝子的意向,呈现为老头摇滚式的情欲表达。毕竟爱国土上具体的人是危险的,因为其中可能有人正在寻衅滋事。
我能力不足以厘清这种审美倾向的来源,但我总是反复阅读另一位树立了审美传统的"爱国诗人"惠特曼:
"我听见千变万化的颂歌/机械工人的歌,人人唱着健康快活的歌/木匠边唱边测量木板或横梁/泥瓦匠……/伐木汉子,母亲,姑娘……/每个人唱着只属于自己的歌。"
@flyover 我觉得是因为立场被有意“对立”了。
我个人认为:反新疆棉是希望解救穆斯林。和反新疆棉希望让美国棉花重新占据市场主流地位。这两者其实不矛盾。
就像企业做慈善的同时也可以避税一样。
但是后者的公开证据,逻辑,事实,都比前者多太多了,所以之前本身没有那么多了解的人就会觉得,不还是为了钱,扯什么人权....
也不想想为什么自己看不到集中营的证据。
我对新疆的看法是几时开始改变的呢?我印象里是两个视频把我震晕了。
一个是某年共产党被迫开放集中营一天给外媒采访,里边都是青年男女,人也们在做什么呢?都在唱歌跳舞做游戏,被采访时都笑容满面,说在里面学习玩耍非常开心;
大白天给我看得脊背发凉,你们觉得可能吗?青壮劳力组织起来每天唱歌跳舞做游戏欢天喜地?
另一个是两个女记者巧装打扮成游客到新疆探查,她们一边走一边有便衣跟着她们,阻止她们跟本地人讲话,被一再打断,她们差不多要一无所获了,直到最后她们发现了幼儿园,一所所的幼儿园,是没有家长去接孩子的,后来卫星资料显示,近几年新疆增加了很多这样的学校。
集中营里欢天喜地的成年人,幼儿园里没有人接的孩子。
从此以后我就相信每个新疆人的讲述,我也相信各种外媒报道和道听途说,我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