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快烦死我教授了,真的是插话大王,上次跟荷兰教授开会的时候荷兰教授最后问,“我不知道我哪里还可以帮上忙。”这是很关键的一句话!我刚开口说了两个字准备告诉他我接下来需要的测量数据,我教授马上插话说“感谢你blabla…”然后话题的转向就完全偏了,再然后就超时了,我再也没有机会把话题转过来。
上次跟美国教授开会,教授说,“我不确定你们的态度有多开放…”对面教授说,“哎呀这个完全不用担心啦我们…”这个时候明明应该听对面说完的,结果我教授继续提高音量,“因为…”然后花了五分钟阐述为什么如果对面的态度并不完全开放的话他也可以理解…可是他妈的人家已经告诉你态度了啊!你到底在脑补些什么!
然后今天他说帮我 debug,我正在解释我的思路,然后他突然插话:我看到这里有一个地方有可能出错,你看这里 blabla…我他妈听完他前两句话就知道他要讲什么了,他还在那里解释这里可能出现什么错误,可是他说的那个地方我已经考虑到了啊!他怎么就不能听我先把我的思路讲完再看我是否真的有犯那个错呢!非要把握机会讲什么可能可能。
烦!死!人!了!
我跟教授说我用了某某论文的代码,但是结果跟我的直觉不符,我想自己算算看是不是代码有问题。
教授说,这都是领域专家写的代码,I’m pretty sure 代码是正确的,下次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不是你哪里 scaling 不对。
啊这,虽然我的直觉不一定对,但是凭什么你就 pretty sure 别人是对的啊?论文里有错也不是什么罕见的事吧?事实上就是这个代码我已经发现了三个小错误,有两个上 github 提了,作者改了其中一个。我发的论文错了一个 scaling 根本没人发现,还是我自己提交最终版的时候发现的,我引用的一篇关键论文的代码里也是这错那错的,我现在不经过验算都不敢引用别人的结果了,你连这篇论文都不如我了解怎么就敢 pretty sure 呢?
一个完全相同的例子:
我:这里有一个方法 A,会比较麻烦但是结果也更精确,还有一个方法 B,很快但是结果比较近似。想问一下你有没有什么建议。
教授:well 每次你选择方法的时候都要比较一下时间消耗和最终结果带来的好处,看看值不值得。
我:我就是想问一下你对这两个方法是否有了解。
教授:我不了解这两个方法。
我:
我教授真的是空话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