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23.tv/Iyk8gO
Rammstein 的 Deutschland MV 里面 是由一个黑人来扮演日耳曼尼娅的,按说德国这么白让黑人来代表不合适,但是德国国旗是黑红金,让一个黑人穿戴金色和红色来象征,突然就变得合理起来,完全可以接受了。
ps 本来我还在想那么让黄种人穿红黑色是否也可以代表🇩🇪,结果后来我才知道德国国旗不是黑红黄,是黑红金
⬇️
我看图兰朵一群人白人在演中国人确实很违和,像一群小丑,所以我图兰朵没有看下去…其他影视作品里白人扮中国人的时候,只要看得出来他是在扮中国人(比如服饰)就会让我特别不舒服…
总之我感觉演员和角色是同一个种族(或者看起来像)我才不容易出戏。某个版本的唐璜里面有一个韩裔演 Zerlina, 我就在想“呃怎么是亚裔?确实原作里应该也没有限制种族,这个 Zerlina 是亚裔也是有可能的”——这种思维就是因为原作或者改编里是这个设定我才可以接受,如果意图是由一个韩裔来扮 Zerlina 这个白人我也会觉得奇怪。就是我看到一个种族的脸,没有办法去想象 ta 是在演另一个种族。韩国人演中国人这种倒是可以,我觉得看起来差别不大。
当然大部分歌剧作品是白人写的,也是在欧洲背景下发生的故事,不让亚裔去演一些明显设定是白人的角色,很容易限制这些演员的职业发展道路,所以也应当鼓励,只是我这种违和感不知道应该怎么消除,是不是看多了就好了…不过大多数作品里的角色替换一下人种应该都是不影响故事本身的,什么裔都可以演。
Babbel 做活动,终身 access 只要 221.89 欧,结果点进页面看才发现并不完全是终身,而是一百年 access,笑死,一百年之后续费 0.01€,我还可以把账号传给我的下一代。
(那个时候 babbel 还在吗)
双之歌出 MV 了
https://youtu.be/-TZfmQnjnok
说实话我带了一段时间的娃之后,对我自己的信心还是强了一点的,以前我觉得我是完全 handle 不住娃的那种,肯定会崩溃,结果我发现我其实还可以,主意还挺多的。比如昨天娃被蚊子咬了在抱怨,家里也没止痒的药,她爸找我求助,我就给了她一个冰块,她把冰块放在了被咬的地方,果然没感觉了,还玩得很开心,又要了几个。昨天她哭着找妈妈,我刚好从图书馆借了一本给 2-4 岁小孩解释情绪的书,我就指给她看,说这个小孩也在哭,跟你一样,她注意力马上就被吸引走了,开始翻书。
因为自信心强了我其实现在比以前的要娃意愿强一点,但是心理障碍还是很大,而且我不想要她这种娃。这个时候路人和亲生父母的区别就体现出来了:我觉得这娃不行,所以我想离她远远的。我室友就觉得就是因为如此他才要多跟娃接触,不然继续发展下去这娃会变得和她妈一样。
其实我觉得变成我室友那样也不见得多好…不过我室友好歹还是有是非观的,他只是自己很多时候做不到。
我和室友认为这娃不爱看故事书这一点不好,虽然现在时代不同了,知识也可以从视频中获取,但是 YouTube Kids 绝对不是什么可以由着孩子自由探索的地方,点开自动播放不知道就被背后的推荐机制引到了什么奇奇怪怪的地方。我觉得还是最好放一些质量好的绘本在家里,可以给孩子讲也可以让她自己看。而且我们家附近有一个图书馆,里面有很多特别好的童书,我自己看了都很喜欢,比如介绍鸟类的书,其中有透明的彩色夹页,在右边的时候鸟儿在捉虫,翻到左边的时候就在喂小鸟,或者右边是夏季的羽毛,翻到左边就是冬季换毛的样子,很好的互动机制。
我:我认为小孩应该多看书。
室友:是的,不光是小孩。
我:那我他妈送你那么多书你怎么不看?
室友再次痛哭流涕。
大部分迪士尼公主的故事都很老套,冰雪奇缘算是一个不错的女性自主自强的故事,所以本来室友的娃喜欢冰雪奇缘我觉得没啥不好的。可是当我把冰雪奇缘的原版电影打开的时候,她竟然根本不感兴趣,完全不盯着屏幕。我这才知道她只是喜欢那个形象,她甚至有一大堆冰雪奇缘主题的饰品、衣物、贴纸,特别女孩气,特别粉嫩闪亮,无聊透顶,冰雪奇缘的内核一点没沾。
现在我大概知道室友的娃为什么对冰雪奇缘的故事一无所知但是喜欢冰雪奇缘了:她在家里经常在妈妈的手机上看 YouTube 儿童频道,那里有一大堆机制重复的刺激孩子的无聊视频,其中就有很多包含了冰雪奇缘的元素。
室友:她在我们家的时候我确保她不会看这种东西,我认为孩子不应该看这种垃圾制作,很害人。
我:你他妈不是自己每天在 YouTube 上看大量垃圾视频吗?你先把自己管好。
室友痛哭流涕。
“喜欢小孩才生小孩”这个说法总让我觉得怪怪的…小孩总有一天会成长为大人,那个时候还喜不喜欢呢?你看看满大街的大人,你每个都喜欢吗?你的小孩以后也会是其中的一个。我总觉得那些称赞“小孩子很可爱小孩子很美好”的人是在把小孩当成客体“凝视”,没有把小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看待。
念角色名举例:
她要我画一个雪宝,我不知道雪宝长啥样,就上网查了一下,她一看到图片就:“哇!这是雪宝!”谷歌图片翻到下一张当然还是雪宝,她就:“哇!雪宝!”再翻一张:“啊!这个是也是雪宝!”再翻一张:“看,雪宝!”“爸爸这是不是雪宝?”“雪宝!”“雪宝在这里!”“呀!雪宝!”“快看啊,雪宝!”“这个是雪宝!”每一次都惊喜得仿佛第一次见雪宝。
昨天她爸给她读关于鼹鼠 Molly 的故事,她也是不顾她爸还在讲,马上翻到下一页:“这是一只鼹鼠 Molly。”再指指右边:“这也是鼹鼠 Molly。”然后翻到下一页:“好多鼹鼠 Molly 啊!”然后就边翻边只认鼹鼠 Molly, 刷刷刷两三下一本书就算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