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了 @unagi 的commit给社畜站增加了名字长度,嘿嘿,可以放满emoji!
有需要请自取:
https://github.com/konatasick/mastodon/commit/e3c68efbc4452c5ce239450a24a01fa0b38ad116
确实已经拼完了,总计大概六个小时…
最难的我感觉是右上角,右上角那一摞都看不出区别,花了好多时间在乱试,其它地方对比一下周围基本上都能找到位置…比较有成就感的一是拿了一小块对比,确定位置之后一次命中,二是图上某个地方缺了一块,在拼图堆里一眼相中某块,拿来刚好就是对的…发生率还蛮高的!总之体验很好!
总之觉得比较难过的是,当时在国内谈了个医学专业的男朋友,是他们年级第一,年级第一诶!本来他们专业是有跟德国大学的合作可以直接去读拿德国学位的,结果因为他妈妈听说德国毕业难,怕拿不到本硕连读的学位,就让他在国内先读完本科,于是他后来就没有来,现在在国内变成了一个把打仗当吃瓜把自己查不到文献怪罪到乌克兰身上的傻逼。。
就,虽然德国毕业虽然可能也许大概会难一点吧,但是也不用妖魔鬼怪化吧,年级第一都不敢去读是什么笑话啊。。
英语口音这东西也是老生常谈的了。实际上一个全世界都通行的明白大道理就是:口音可能是语言里最不重要的部分了。
比如说我在美国,接触到的都是各种各样的口音。比如我上的课的老师是意大利人,我第一节课自我介绍的时候说 [t]eology,老师就笑着说:「你说 [t]eology 而不是 [θ]eology,我觉得很亲切。」老师自己说话就是意大利口音非常明显的。我们班上很多学生是非洲来的,法语口音也很明显。
所以口音根本没什么,口音是很自然的。而且我也说过,以前在B站见到一个英国人UP说:「你一个中国人在英国如果说一口女王音的话,别人反而会觉得你这个人很奇怪,或者特别装。在英国,口音代表一个人的出身,是很自然的东西,是你这个人的一部分,没有必要遮掩。」——我当时提到这个说法感觉醍醐灌顶,但想想实在是明白大道理,你看国朝第一代大人物,他们岂不就是各具口音吗?
不过其实到这里我们就触及到关键问题了:为什么国人特别在乎口音?在我看来这和普通话的规训有关:普通话不仅要在语言上压制方言、而且在口音上也要压制方言,如果你的普通话「不标准」,就会受到「口音羞辱」。
而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发生,我觉得是和中国的威权主义结构有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