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我曾经遇到过不止一位倾向酷儿理论的顺性别人士在我出柜跨性别的情景下给我反复科普酷儿概念,他们不约而同地指出:性别形象是刻板形象,任何人都有男女两种特质的倾向,任何特质都是人共有的特质,不要让性别定义你。
“性别只是刻板印象”,“男孩可以像女孩,女孩可以像男孩”,甚至更激烈一些的表态,“无论是跨男还是跨女都是厌女”,而这最后一条往往成为了至少我个人出柜时会更谨慎表达自己是“性少数”或类“酷儿”身份而非直接指出自己是跨性别的原因。
“当我与你相处的时候,我与之相处的不是你的性别,而是你的灵魂。”这一句话非常理想主义,非常人文关怀,但在真实相处中,真正能做到它的人是寥寥无几的。但即便能做到,在这些前提下,也请容我以跨性别的视角去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们仍要强调自身的性别认知,就跨性别的议题发言:

首先,跨性别与顺性别一样,是一种天然本能。但与顺性别所不同的是,跨性别无法被轻易地接纳或理解,真实的自我不被承认、看到、理解,无法靠自身体貌特征轻而易举地传达,甚至也会自我质疑自身存在的真实性,会有严重抽离感的性别焦虑。
跨性别者的内心冲突是很严重的,无论是频繁的自我抽离体验,还是频繁的性别焦虑问题,这些斗争都让跨性别者难以找到一个内外平衡点。当他们迫切需要向自我/向外界证明自己是一位男/女性时,而最自然而然能直接辅佐这一体验成立的:就是让自身表现出刻板印象中的对应特征。
就像被诟病为“婉拒铁T”的跨男,或者“比顺女更女人”的跨女,这些被批判为在固化性别刻板印象的,也正是跨性别者急于被人承认与看到的个人性别认知。跨性别对某些刻板印象的执着表现,正是把急需获得认同的性别认知投射在被外界承认认可了的社会层面上。
就如同猜谜游戏要描述苹果,描述大概率会地往“红色”“光滑”“汁水饱满”的方向靠,即便并非只有苹果才能表现出以上性状。绝大多数跨性别者在早期觉醒时恐怕都很难绕开对各种刻板印象的表现。

所以如果进一步地解构掉刻板印象来看,跨性别的性别认同究竟是一种什么体验?
自己作为跨男,最初体现在小时候的例子:会自发跟男同学一起玩玩具枪,哪怕更喜欢毛绒玩具,也会在刚开始有性别概念后,就自发感觉在女孩前面是另一个性别,天然地接受了作为男性在女性面前要保持风度尊重女性的至少性质不坏的那部分社会教化。在接收影视传媒作品的时候,无论主角性别是什么自己都会主动代入男性角色,在过家家游戏中也会自发扮演男性角色,即便男女角色的游戏分工是一样甚至与传统类型倒错的。
这一切顺应性别的举止从来不是出于对社会规培下的某些刻板印象特质的认同,而是出于自发趋近的对自身属于某一特定生理性别集体的认同(再一次声明,同顺性别一样,跨性别是一种本能)。如果平行时空下社会对女性的规培像刻板印象中的男性(留平头,穿长裤),对男性的规培像刻板印象中的女性(扎辫子,穿裙子),跨男和跨女仍然会表现出对应时空下性别刻板印象的形象特点,即跨男穿裙子,跨女留平头。因为跨性别本身的性别认同只与生理性别相关,这是跨性别群体的本能。

所以在此基础上,理解了让跨性别有归属感的是性别本身,而非社会层面的社会化男性或社会化女性,就可以从“酷儿理论”上来说,取缔掉所有性别的刻板偏见的表达,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身希望成为的模样。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个所谓支持每个人成为自身希望的模样,就是以一个非常和善的表达迫使每个人遵守自己的指派性别,让跨性别成为一个架空的概念,何况当下社会根本做不到不分性别只看为人地对人一视同仁,这一点跨性别者的体会一定比任何人都明显。
之前tl轴上刷到过一篇反跨人士的发言,这位象友举了一个例子(对方似乎已经删除了这一条toot),说聚会上的跨性别是一个举止比较女性化缩在角落不说话的寸头高大男人,外表是甚至没有做出过任何努力的程度,看起来是被叫错性别也不会生气的好人,让人怀疑是性别认知障碍还是单纯社交障碍。
但这正是绝大多数跨性别者的现状,这也是为什么跨性别者的社交障碍会容易严重的原因:在真实的生活处境中,当我们对外表达时,即便我们能忽略自身的形象声音等外在条件,也难以轻松应对在这个对跨性别知之甚少甚至态度不甚乐观的社会中来自他人的社交反馈,无论出柜与否,这种按性别区分对待的体验都是十分明显的,当跨性别者认为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只是以个人的身份在表达时,实际上在绝大多数人眼里看来都是一个性别为男性或女性的人在或主观或客观地在表达。就像这位象友表达出来的一样,这是跨性别者常共有的体验。 alive.bar/@FreeTheSinner/10930
再来,我们不是所有人都是所谓“天赋党”(也不是所有人都有那个环境条件和勇气支持自己出柜),生理性别给人赋予生理特性,长不高身型纤细的跨男,高大而轮廓方正的跨女,在这个接受度不友好的社会环境里,按什么样的审美打扮自己不算怪异?“铁T”?“伪娘”?不是每个人都有或先天或后天的条件在外在改变自己,这也是构成跨性别者不得不面对的焦虑来源之一,如果能真正拿掉“刻板印象”让每个人跳出模版地自由生长,相信跨性别者会比任何人都期待这样的世界存在。

《绿皮书》中的雪利博士说到:如果我既不够黑人,又不够白人,既不够男人,又不够女人,告诉我,我是谁。作为跨性别者的自己对这一段震撼的问答非常感同身受。在性别酷儿或顺性别眼中这个也许并不重要的“我是谁”的问题,对跨性别者而言正是一个重要到无法忽视的注定难关。
即便不表现出刻板印象从而让自身得到个体与集体性别认可,我们也需要被承认是某一个具体的性别群体,以这一性别而生活。什么时候当社会意识能做到对跨性别者自我认知的性别上真正认可肯定与一视同仁,什么时候跨儿的人权才算开始被真正地保障。
至少在跨性别者的处境、权益、困境得到真正的关注、重视和解决前,请不要以“厌女”的议题简单盖棺定论跨性别的性质,将同样急需解决的真实存在的跨性别困境扼杀在摇篮里。

Need the volume of a broken triangle mesh?

Don't bother fixing it.

Just sum over all triangles (𝐚ᵢ, 𝐛ᵢ, 𝐜ᵢ) the dot product of one vertex with the cross product of the other two, and divide by 6.

[Caveat: all normals must point out. Works even for nonconvex shapes!]

伊朗队球员拒绝在赛前唱伊朗国歌 ,观众席伊朗球迷举起"Women Life Freedom"的slogan,太震撼了,伟大的人民,献上我的全部敬意,希望你们平安,祝福你们赢得自由和更好的生活!

嘟站遵循长毛象公约(Mastodon Covenant),一直以来都在积极对种族主义、性别主义、恐同以及恐跨言论进行删帖及警告处理。如看到符合以上内容的嘟文,请在举报中附上违规嘟文与理由,每一条举报我们都会审核并做相应处理。(管理员并非全职管理嘟站,对于不附嘟文的空举报,我们无法阅读被举报人的每一条嘟文,大概率无法作出处理。)希望嘟站能给所有少数群体提供一个安全的说话空间。

下附长毛象公约第一条原文。

Active moderation against racism, sexism, homophobia and transphobia

Users must have the confidence that they are joining a safe space, free from white supremacy, anti-semitism and transphobia of other platforms.

毛象这个新改版我真的是无语凝噎,我感觉当初毛象吸引中文用户的特点其实并不是 Eugen 的本意,只是巧合而已,现在 Eugen 正在把这些东西一点点改掉..

@civetkikyou 跟朋友聊到这个,刚好搜到DW昨天刚发的这篇卡塔尔劳工相关的fact check:dw.com/en/fact-check-how-many-
文章认为广为流传的15000和6500的数字有误,这是因为将卡塔尔境内死亡的外籍人口、外籍劳工的数量和“因世界杯场馆建设而死亡的外籍劳工数”混淆了起来
文章同样批驳了卡塔尔政府回应劳工死亡率在"合理范围"的说法,并且讨论了卡塔尔当局在公开死亡原因合同及死亡人数中可能存在的不透明行为
我认为这篇值得读一下

可能我多读点书就知道有的人为什么会让我觉得讨厌了,而不仅仅是凭直觉(握拳

Show thread

我真的随随便便就可以讨厌一个人!有的人讲的话看起来也没什么问题但就是会让我特别讨厌!上次在博物馆排队一帮人在我背后讨论信用卡的事情,貌似是挺正常的话题的但我就是讨厌死了想冲过去一人打一拳。后来进了馆就听见他们说“这种画也行啊小学生都能画出来吧”,我就知道我的感觉果然没错,果然讨厌的人就是可以从蛛丝马迹看出来讨厌的。

德国人真的太好笑了,不管我去美国还是加拿大还是在欧洲别的国家,遇到的人里都是德国人最会讲笑话,我跟德国人社交主要就是在听他们讲笑话​:aru_0160:
英式幽默的名气还蛮大的,但我刚刚意识到我好像还没处过英国人…好奇怪,英国人都在哪里,为什么德国人就全世界到处都是…

说到社交…我最近几年意识到我可能不讨厌社交,只是讨厌跟无聊的人社交,最近一年更是多次在十到千人的社交场合快乐到飞起…
反正我跟搞 CG 的人社交基本上没有无聊过,比如昨天我问同事 R 某个文件名里的 vm 是什么意思,他说是 virtual machine,同事 G 就觉得这个名字很迷惑而且不准确,大家就开始讨论什么是 virtual machine,同事 S 提议改叫 imaginary machine, 与此对应的可以叫做 real machine,同事 G 说,我明白了!就是 complex machine!两个 imaginary machine 相乘还可以获得 real machine!
跟这种人社交我就不太费力,听他们讲笑话就可以了(

不想更新,更新的话就会失去小猫玩(月)球和草莓子​:blobcatgooglycry:​鬼晓得我在这些按钮上花了多少心思…
当然也不是不能挪东西,但是那样就意味着我一个对 UI 一窍不通的人要设计 UI 了​:ageblobcat:

老板说愿意做任何事情来帮助我,但首先他得知道应该做什么。然后他又问我我处理这些个情况没有找人咨询的吗,我说没有…
我也感觉其实根本没有人能处理我的情况,因为牵扯到的方面太多,但还是觉得应该找人聊一聊​:blobcatnotlikethis:

Show thread

评估了一下我的现状,感觉我急需职业咨询和移民咨询​:aru_0010:

#运维笔记 #长毛象运维

Mastodon v4.0 大幅加强了对未登录用户的内容展示能力,所以一些之前受到 AUTHORIZED_FETCH 保护的 API 被开放了出来,比如在未登录情况下可以有限地使用搜索功能查看当前实例的少量内容 github.com/mastodon/mastodon/p

如果不希望未登录用户看到这些内容,可以在 .env.production 中设置 DISALLOW_UNAUTHENTICATED_API_ACCESS=true 并重启 mastodon-web 来禁用匿名查询

第一次喝咖啡加燕麦奶的时候觉得特别苦特别不好喝特别不搭,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突然爱上了,觉得很清爽​:aru_0180:

走进机房的时候所有电脑都在呜呜作响,突然想起那句歌词:
聽厝內的聲 聲聲佇咧吼
上网又看到有人说不喜欢“摘下头巾露出头发的伊朗女性很美丽”这种说法,是性凝,如果换个性别肯定不会说抗争的男性美丽,应该说勇敢。我又想起那句歌词:
美麗的你啊 想著你彼當時 攑懸你的旗仔

马来西亚每次大选,判断一个人有没有投票,防止有人反复投票,用的是一种简单粗暴的办法:给手指染色。这种染色剂短时间内洗不掉,会保存两个星期左右。而为了提高投票率,大马很多企业商店都提供了优惠,凭借染了色的手指,去奶茶店领一杯免费奶茶啊,买打折的食品等。
真好呀,染色的手指就是行使权利的象征,不仅有精神加成,更能刺激经济,参与建设更好的国家,一举多得。

Show older
Rhabarberbarbarabar

本吧服务器位于德国。欢迎小伙伴们分享生活和语言豆知识。
新用户注册请
1. 填写详细的申请理由,或者附上别处的社交账号。
2. 给出 Rhabarberbarbarabar 的中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