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这里面有一段讲的是爸爸和妈妈第一次相遇的情况。爸爸是战场上的摄影师,有一天受着重伤从降落伞上飘下来,也不知道是哪架飞机上的。妈妈是战地医院的护士,救下了他。他睁开眼看到妈妈的第一句是:我爱你。
当时看的时候觉得是很俗套的剧情,但是今天想起来的时候突然觉得好棒啊,我一直在给爱赋予很多的意义,觉得它是很重的责任,在为它承担很严重的后果,但是我突然好想放轻松一点,想找个人说我爱你。

Show thread

还有一个地方好好笑,这部电影后来因为资金加上设想太过庞大和前卫的原因给毙了,交给了大卫林奇拍。Jodorowsky 很伤心,因为他知道大卫林奇是个很棒的导演,可能会拍得比他还好,但那是他想拍的东西。电影出来的时候他都不敢看,他儿子强行拉他去看的。一开始他还很担心,结果越看到后面越高兴,因为那个片子特别烂,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aru_0120:

Show thread

看过《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half:
neodb.social/movie/1Vri96BXsK4
集结团队的过程看起来太好笑了,导演去找 Pink Floyd 配乐,乐队成员在吃饭,没法谈话,导演怒了,说我要拍一部最伟大的电影,结果你们在这里吃饭!于是大家就停下来,听他讲,然后答应了他😂
特别喜欢听这种对自己做的事情有激情的人讲话!

看电影前从不看简介的后果就是以为看的是电影,结果去看了一部关于这部没有拍成的电影的纪录片​:azukisan_cry2:​电影看起来太棒了但是它不存在啊啊啊我现在心好痒

迎着风骑自行车,苹果手表突然提醒我周围的环境噪音超过了 90dB……

三月份平均每天看一部电影的我好幸福​:azukisan_popcorn:
虽然但是,非商业性质的电影院都不卖爆米花,只有小酒吧和餐馆。我已经被调教到认为看电影一定要配爆米花了,现在吃不到爆米花,我都看完电影回家爆​:azukisan_sweat:​要不下次在家里爆好带到电影院算了

今天看的两部电影很凑巧的(也可能是故意安排的),一部是《小姐》的导演拍的,一部是《小姐》的主演出演的,让我不禁又要产生一些联想。《小说家的电影》里面的电影制作人说女演员不继续演电影是浪费了她的才华,小说家就怼他,说那什么叫不浪费,去拍商业大制作就不算浪费了吗。虽然我对洪尚秀拍电影的手法的确是有一些质疑的,但如果说金敏喜去演他的电影是浪费才华,更应该去演《分手的决心》这种电影的话,那我觉得确实也没有必要哈。

Show thread

我觉得《小说家的电影》这个标题过于贴切,就真的很像是一个小说家拍的电影,因为拍摄手法过于简陋,而且大量的人物对话,感觉要获得同样的体验完全可以去看书。那么把这样一个东西拍成电影唯一的原因可能真的就是金敏喜了吧,就像电影里的那个小说家,遇见女演员之后突然就想找她拍电影。
这个评价完全不是贬义,只是提醒了我我好久没看书了,在电影的世界里沉浸太久已经忘了看书的体验。

Show thread

好多人说这是秀恩爱电影,但是我完全没有把注意力放在金敏喜身上,她都不是主角,而且直到中间才出场。我很喜欢小说家这个角色。所以就算不是奔着金敏喜去的我觉得也有很多东西可以看。

Show thread

看过《小说家的电影》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empty:
neodb.social/movie/3I9JF04Orz6
好像没有表达太多东西,但我还是蛮喜欢的,导演应该是借小说家的口在表达自己对创作的思考。我最喜欢小说家被问到自己为什么没有继续写作的时候,她说她觉得自己一直在夸张,把很大的意义塞进很小的东西里,并且还要假装自己是能感受到那些东西的人(我确实觉得很多写作的人都是这样)。所以她站出来捍卫演员不再拍电影的决定的时候也是在捍卫自己的选择,那一段我也很喜欢,我太缺那种感到不爽就直接站出来怼的勇气了。小说家说她想拍电影,但故事不是最重要的,我也觉得我看电影不是非得看个故事,就是换一双眼睛看世界而已。而且挺喜欢小说家的语言的,搞得我又想看书了。

看过《分手的决心》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empty: :star_empty:
neodb.social/movie/0EAzUkY2zmY
呃故事本身貌似还可以,但是不太想看这种警察爱上嫌疑人的戏码,而且有点俗套,对于科学家妻子的描写也过于脸谱化和刻板印象。看完之后的感受除了“看了个故事”就没别的了。

来电影院看电影竟然还发吃的​:azukisan_star_tongue:
是在线 streaming 网站的广告

What Happened to the Wolf 剧透 

这个电影的细节我真的是越想越喜欢。里面对于 Moe 的心态的暗示有很多,但是对于 Way Way 的好像没有,我现在才意识到那是因为 Way Way 特别会藏,她明明惧怕死亡,但是总能表现出一种大大咧咧乐观向上的样子,所以对于 Moe 的情愫她也能很好地隐藏在自己的活泼之下。有一个地方其实特别明显,就是 Way Way 给 Moe 送植物的时候打扮成《这个杀手不太冷》里面的玛蒂尔达。按 Way Way 的个性很容易让人理解成她就是在搞怪,Moe 估计也没有多想,但其实 Way Way 是在暗示她和 Moe 的关系就像 Mathilda 和 Léon。
这部电影的简介里写到“这种剧情可能对于西方观众来说是很平常的,但是在缅甸这种 LGBTQ+ 遭到迫害的背景下是很勇敢的。”我想说我倒并不是很喜欢西方电影里面(像《这个杀手不太冷》)那种过于直白的表达,人怎么可能对莫名其妙蹦出来的感情那么笃定的?像 What happened to the wolf 这种压抑热烈的情感才是我熟悉或者说觉得更合理的表达方式。而且我很庆幸我看电影前不爱看介绍,我一开始都不知道这是女同电影,所以整个电影的大半部分时间我都能完全代入两个女主角,和她们一起纠结这份感情到底要不要发展成爱情。非常喜欢这种观影感受。

Show thread

为什么周日给自己安排这么满的行程呃呃好想窝在家里

我好像没怎么思考过死亡这个事情,也不是特别地在意。之前看的《圣山》里面一群人在寻找永生的办法,我就觉得跟我不太有关系。荷兰的生日快乐歌是 lang zal ze/hij leven (long shall she/he live),我特别特别惊讶,为什么要假设每一个人都想活得很久。在中国好像也只祝老人长命百岁吧。
真的是挺复杂的感受,就像 Moe 哭着说人生明明很 miserable,但却还是不能放心地离开。

Show thread
Show older
Rhabarberbarbarabar

本吧服务器位于德国。欢迎小伙伴们分享生活和语言豆知识。
新用户注册请
1. 填写详细的申请理由,或者附上别处的社交账号。
2. 给出 Rhabarberbarbarabar 的中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