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闺蜜住的是一个比较高档的小区,专门有保安站岗看守的,他看见我闺蜜了就把门打开了,我就跟在她后面进门了。我很疑惑地问闺蜜:我要是随便跟在一个住户后面是不是也行?她说行的,那个保安也不认得我。
我?那请问搞这些装模作样的形式主义是要干什么!
@mauricezorg 话说我这次回国,基本上每天都会听人聊疫情诶,比如这件衣服是当年站岗的时候发的但是关口突然撤了就没穿过了,比如以前买的那家店现在没了是不是疫情的时候关了,比如家里还有好多口罩都是疫情的时候买的,比如这个安检口是以前疫情的时候安的现在就留下来了,比如要不是疫情那通折腾现在经济哪有这么差,比如以前是开餐馆的但是疫情期间没生意就开始送外卖了现在改行当司机了,比如当时一个学生病了就全校停课…很多很多,总是在谈,各种话头都能引到疫情,感觉疫情对整个社会的后续影响太大了。
今天的计划原本是和闺蜜一起去吃甜品,然后去她家拿裙子。结果闺蜜坚持要给我试试茶颜悦色的幽兰拿铁,又给我买了喜茶的轻芝多肉葡萄,然后又去鲜芋仙买了芋圆,然后又去了她强推的一家法式蛋糕店排了长队,然后又去买了一碗麻辣烫,然后又去吃了鸡排。一路上赶赶赶,时间还是不够,没机会拿裙子了,最后我左手提着鲜芋仙,右手提着蛋糕,一个平衡能力极好十年没摔过跤的人硬是在地铁口摔了一跤,蛋糕歪了鲜芋仙也洒了,与此同时闺蜜发消息说放在她车上的麻辣烫泼在了座位上。
而我这么赶的原因都是因为我妈坚持要在我生日这天全家一起出门吃个饭,让我六点半过去。现在我在人满为患的地铁里席地而坐,望着因为设计极其不合理而被我提得破破烂烂的袋子,想着我今天一整天的高光可能就是那段“夕阳好美”的对话,我就感到轻轻地崩溃。
这两天试了茶颜悦色,反正那个栀子生椰很难喝,声声乌龙还可以,但是我没明白,就是我出去喝奶茶的话不喝珍珠有什么意义?我不如自己在家泡茶,反正那口感跟我在家泡的也没什么区别,最多就是甜一些。
结果我闺蜜白了我一眼,说我不会点,要点有奶油的,说着就要给我下单幽兰拿铁。我说这么晚了别喝咖啡因了,她就给我点了个喜茶的牛乳。喝到口就发现失策了,感觉点这个牛乳没有意义,我不如回家喝冰箱里的牛奶。那个珍珠倒是还可以,但是我觉得丸作的更好吃。
可能我明天还是会试试幽兰拿铁,也会试试喜茶别的奶茶。但更可能的是我也会觉得没意义,毕竟奶茶再好喝能好喝到哪里去,只要家里有新鲜奶有茶叶一样可以做。倒是不如试试没有奶的茶味也不重的,毕竟我到目前为止最喜欢的还是贡茶的百香果(葡萄)绿茶。
在广州的时候也有被安检的密度震惊到…地铁安检我还能理解,但是怎么博物馆图书馆各种各样的地方都要安检…?就连上个桥也有警察守着,甚至因为警力不足直接封闭了一个出口…我妈说是怕人炸桥??我真的不懂!
结果今天见了闺蜜,她也在不停地给我塞食物,还计划了明天去哪里哪里吃,我想着其实我更想去她家打打闹闹随便聊聊天。
明天生日,我妈说请闺蜜还有一家人一起去外面吃饭。呃,有没有可能我并不想去外面吃些有的没的…
然后过两天要去出生地见另一个闺蜜,我说去她家吃饭或者随便坐坐,结果她也说去外面吃。感觉真的有点累了。
陈朗相关,政治不正确发言之提倡仇恨具体的(男)人
「两个人挣扎在庞大的系统里,被不可名状的力量摆布」,我真的烦透了这类观点。(不是烦说出观点的人。)
不说陈朗了,说点日常的。
自己不做家务让女人做家务,是被社会摆布了吗?自己不带娃让女人带娃,是被社会摆布了吗?男的非要找个女人射精,是被社会摆布了吗?男的控制贬低打压女人,是被社会摆布了吗?是吗???
又不是专制下的公务员,不听话就要丢饭碗。男的到底怎么被社会摆布了我请问?
专制下的公务员冒着丢饭碗的风险,也有人尽力做点善事的呢。白色恐怖时期我听当志愿者(就是大白)的人说过,我们那有个好心的街道书记托关系安排了从外地来求医的(至少)两个家庭的住宿。
也不要求别人都成为这样的圣人吧,男的自己动动手指做点事,不难的。
他们就是享受惯了。就好比我在父母家从不自己洗碗。谁摆布我了?谁剁了我的手了?抛去我被雾霾创得半死这个原因,还不是因为妈妈任劳任怨。还不是因为我自己懒。
如果哪天妈妈不高兴了,对我说「你去洗碗!」我当然也会去洗碗啊。
所以,别给男的找借口了。找借口不如直接开骂。骂完有多爽,谁骂谁知道。
屌爹从完全不做家务,到不得不自己动手做家务,经历了什么?经历了我无数轻蔑与阴阳。
我真的真诚推荐大家恨具体的人,骂具体的人,当面表达恨意,当面骂。(背地里骂没用,对方看不见。)
陈朗相关,政治不正确发言之提倡仇恨具体的(男)人
https://mp.weixin.qq.com/s/o5B6NG9CUiME7_rKIKmOpg
摘一串评论区:
「陈博士说她的怨是对学术体制,父权制对人的异化,而不是对丈夫本人,感觉这个澄清很有力量。她太好了,有慈悲心。也谢谢您的清晰真诚的表达,对我们都有启发。」
「看悼文之前已经看到转发讨论了,在转述中我以为陈朗对丈夫带着怨恨的,看完之后才惊觉这种感情要复杂得多。两个人挣扎在庞大的系统里,被不可名状的力量摆布,有才华有抱负的女性困在琐碎的事里,把自己作为燃料供给家庭;坚信靠努力上进可以闯出一条路的男人,被牢牢禁锢在一套评」
「是的。她对学术体制和父权体制的怨并不妨碍她对丈夫的爱。因为她的慈悲心,她才能做到这一点。」
「其实有一个问题一直没有搞懂,都在说是因为父权结构而使得女性受到剥削,但是陈女士放弃自己的职业追随丈夫去美国不也是个人的选择而已吗?为什么不怪自己,不怪丈夫,却要说是父权结构的受害者呢?」
「感觉她原谅宽容是因为她的慈悲,可能怨过,但是又超越超脱了」
「我没有读出怨恨,只读出了后悔。」
- - -
女性,多对自己慈悲一下吧。
多少女性压抑了自己的怨而投身于所谓的“亲密关系”(aka异性恋专偶制幻想关系)中,并合理化这一切。#吐槽专偶
恨体制恨社会不如恨一下具体的人。是具体的人阻碍了女性的发展,是具体的人禁锢了女性的潜能。正如像一步步杀害犹太人的,也都是具体的人。
是,大环境很差,男的不行。但在关系中尽力选择“不压迫女性”的行为并没有那么难呢。
想起上野千鹤子提到的“一人一杀”。
翻译:
干他爹的。我平等仇恨每个阻碍女性发展的人(男的),并在生活中教他们做人。我也提倡大家这样做。
举个例子:
让我妈牺牲自己同时上班带娃做饭做家务的不仅是男权父权夫权屌权社会,还有我的指派爹。让我妈内心痛苦并压抑情绪的不仅是男权父权夫权屌权社会,还有我的指派爹。
所以,为什么不能恨指派爹?
释放恨意后人都舒服了,指派爹也不敢再说“你妈毁了这个家”之类的屌话了。
有哪个男的胆敢表达对女性群体的轻蔑,行啊,我把恨与不屑冷笑着当面还给你们呗。
事实证明释放恨与攻击性是最好的男德教育。能被教育的都被教育了,教育不了的都自己跑了。人生极度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