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真的好会起名字哦…我刚刚查了一下挂耳咖啡,感觉就是和茶包一样平平无奇的东西,又查了一下法压壶,发现家里有一个原理一样的便宜杯子,是用来泡茶的…也就是说手冲咖啡、挂耳咖啡、法压壶这些东西的原理完全也可以用来泡茶。喝咖啡跟喝茶一样日常,奶咖也和奶茶一样普通,为什么一提起咖啡店就觉得逼格很高…
@suica 我觉得“咖啡逼格高”这种印象是源于星巴克这种超贵的咖啡店,所以喝不喝得起(高档)(星巴克)咖啡成为了一部分人彰显身份的东西。虽然后来星巴克的口味被很多咖啡爱好者嘲,但是这种印象貌似被留下来了,总之我听到人提“手冲咖啡”的时候整个文案总是和“情调”“精致”一类的词结合在一起,包括一套器皿、环境和照片的打光也是往高逼格走。
我当然不否认做出一杯好的咖啡需要技术,我只是不喜欢上述提到的把喝咖啡当成小资情调的那种态度。我觉得咖啡里的门道和茶差不多,也都是含咖啡因饮料,但是喝茶就显得比较老气,喝奶茶又显得太过平常,完全没有咖啡那种地位。
@suica 我在德国喝的奶茶也四五欧,我觉得好贵,不过现在国内貌似也是这个价…咖啡的话倒是一两欧,我记得也是全自动咖啡机做的,星巴克还是贵了些,不过星巴克花样也比较多…
(顺便我以为你今天十点睡觉呢 )
@unagi @suica 手冲咖啡大体上的味道和水温和咖啡粉的种类和新鲜度关系比较大 各种其他因素则会导致一些细节味道不一样,控制住这些地方的过程会比较好玩(而茶叶轻轻松松就可以做到味道很稳定
,也很好喝。细壶嘴可以让水流更稳定,让咖啡的味道出来得更均匀,而不是要增加压力用力榨取全部味道咖啡因。咖啡粉真的很麻烦,你可能会喜欢里面的一些味道又讨厌另一些所以要控制水流力度(玄学and工具花头增多涨价)。手冲绝对不是最有效率的咖啡因的途径,不过可以是一种放松消遣的活动,每一杯味道都有点不一样也挺好玩的23333,那些逼格准入门槛就
,可能是钞能力吧,真贵,但是不考虑时间成本、克制地购买器具选择咖啡豆的话,很快就可以比喝星巴克钻研它的优惠折扣便宜了……然后克制消费有点难呢,毕竟还算有趣很难不逐渐花多点钱
@makingamonkey @suica 茶叶也没有那么轻松!同样是大吉岭茶,根据形态、采摘时间、香味等等的茶叶店里可以摆两大排,水温和冲泡时间也有讲究,有的茶只要 80℃,有的茶根本不用泡,水一倒下去就好了,茶具也会影响味道,还有什么高冲低斟,第一泡要倒掉等等说法…
反正我觉得和咖啡差不多。
@makingamonkey @suica 但我还是非常嫉妒为什么有全自动咖啡机没有全自动茶机 明明泡茶的参数也是可以程序化的
@unagi 哈哈哈哈我这个不喝咖啡的人还以为星巴克已经和麦当劳一个地位了
@Fughetta 星巴克地位貌似确实下降很多!但是我感觉没有降到麦当劳?至少装潢还是星巴克更高大上!
总之之前星巴克是和苹果绑定在一起的,现在苹果也更平民了(虽然还是好贵啊)
@unagi 我记得出国之前星巴克还是挺有逼格的,现在内心已经完全把它当快餐了 虽然我不喝咖啡,但是以前在国内喜欢去他家吃蛋糕,每次必点巧克力麦芬/松露巧克力蛋糕/熔岩蛋糕,还有一些有蛋和肉的三明治,味道都不错,德国这边的就差远了
@Fughetta 其实我现在不太敢评论国内的情况,感觉国内已经变化太多了 我都是道听途说,比如星巴克出个什么樱花产品大家都抢疯了
@unagi 嗯我说的快餐是指欧洲星巴克,总感觉欧洲的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食物都没国内味道好……不过国内现在的小资(网红?)咖啡店可能更多了,星巴克这种连锁店估计也不如以前有逼格了🤔
我感觉如果仅仅是解乏,咖啡没什么高档的,手冲、法压壶、去咖啡店买杯美式或者拿铁、卡布奇诺,甚至买速溶咖啡,其实没什么太大区别。
但就像茶里也有精品,甚至有泡茶的手法差异,咖啡里也有咖啡的讲究,不同的烘焙度、产地的不同风味的豆子,随着制作手法不同,出来的成品会有奇妙的差异,如果制作意式浓缩咖啡,温度、湿度、重量、浓缩液流出的时间和量、色泽都是要注意的东西,而这些是需要大量的练习,花很多时间去琢磨(能调整这些数据的咖啡机便宜的上千块,贵的上万,除了咖啡机你还需要研磨机,要去买好的牛奶,如果个人开店还要有制冰机热水机滤水系统……),但就成本上来说是非常高的。
但这只是说它成本相对于一般奶茶店要更高,对人的技术经验要求更高,我也不觉得这代表咖啡逼格高,我想喜欢咖啡文化的人也不会觉得自己逼格高,真正喜欢它陷进去的人大概只是在单纯追求自己心中完美的一杯饮品,不仅咖啡,其他的茶饮也一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