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友不喝咖啡,但是为了招待客人有一个看起来廉价无比的咖啡架,我放了一片滤纸泡了一杯咖啡,觉得味道还不错,然后上网查了一下,发现这竟然就是我久仰大名的一听起来就高大上高逼格有腔调有学问受资深咖啡爱好者追捧的…手冲咖啡??
这不就是平平无奇的滤纸咖啡吗!热水往咖啡粉上一倒然后等它流进杯子里,装备不到三欧就可以搞定啊!为什么会有那么精致的手冲壶,普通烧水壶不行吗?我现在用的国产电热水壶甚至能烧刚好 95℃的水,我小时候家里的那种会鸣笛的热水壶也有那种弯弯的壶嘴啊,想要压力的话把壶举高一点不可以吗…为什么会有那么精致的容器,直接把杯子放在下面接不可以吗,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注意事项,真的有那么大的差别吗…
我现在整个人处于不可思议的混乱状态…
@suica 我在德国喝的奶茶也四五欧,我觉得好贵,不过现在国内貌似也是这个价…咖啡的话倒是一两欧,我记得也是全自动咖啡机做的,星巴克还是贵了些,不过星巴克花样也比较多…
(顺便我以为你今天十点睡觉呢 )
@unagi @suica 手冲咖啡大体上的味道和水温和咖啡粉的种类和新鲜度关系比较大 各种其他因素则会导致一些细节味道不一样,控制住这些地方的过程会比较好玩(而茶叶轻轻松松就可以做到味道很稳定
,也很好喝。细壶嘴可以让水流更稳定,让咖啡的味道出来得更均匀,而不是要增加压力用力榨取全部味道咖啡因。咖啡粉真的很麻烦,你可能会喜欢里面的一些味道又讨厌另一些所以要控制水流力度(玄学and工具花头增多涨价)。手冲绝对不是最有效率的咖啡因的途径,不过可以是一种放松消遣的活动,每一杯味道都有点不一样也挺好玩的23333,那些逼格准入门槛就
,可能是钞能力吧,真贵,但是不考虑时间成本、克制地购买器具选择咖啡豆的话,很快就可以比喝星巴克钻研它的优惠折扣便宜了……然后克制消费有点难呢,毕竟还算有趣很难不逐渐花多点钱
@makingamonkey @suica 茶叶也没有那么轻松!同样是大吉岭茶,根据形态、采摘时间、香味等等的茶叶店里可以摆两大排,水温和冲泡时间也有讲究,有的茶只要 80℃,有的茶根本不用泡,水一倒下去就好了,茶具也会影响味道,还有什么高冲低斟,第一泡要倒掉等等说法…
反正我觉得和咖啡差不多。
@makingamonkey @suica 但我还是非常嫉妒为什么有全自动咖啡机没有全自动茶机 明明泡茶的参数也是可以程序化的
@unagi 哈哈哈哈我这个不喝咖啡的人还以为星巴克已经和麦当劳一个地位了
@Fughetta 星巴克地位貌似确实下降很多!但是我感觉没有降到麦当劳?至少装潢还是星巴克更高大上!
总之之前星巴克是和苹果绑定在一起的,现在苹果也更平民了(虽然还是好贵啊)
@unagi 我记得出国之前星巴克还是挺有逼格的,现在内心已经完全把它当快餐了 虽然我不喝咖啡,但是以前在国内喜欢去他家吃蛋糕,每次必点巧克力麦芬/松露巧克力蛋糕/熔岩蛋糕,还有一些有蛋和肉的三明治,味道都不错,德国这边的就差远了
@Fughetta 其实我现在不太敢评论国内的情况,感觉国内已经变化太多了 我都是道听途说,比如星巴克出个什么樱花产品大家都抢疯了
@unagi 嗯我说的快餐是指欧洲星巴克,总感觉欧洲的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食物都没国内味道好……不过国内现在的小资(网红?)咖啡店可能更多了,星巴克这种连锁店估计也不如以前有逼格了🤔
(也可能是刻板印象,反正不喜欢)
星巴克和普通的个人咖啡厅要分开说,我在星巴克任职一段时间后,有次碰巧去私人的咖啡厅,被我周围的人强制拉上去表演做咖啡(只因为他们认为我在星巴克上班就可以随意地使用任何一种咖啡机),对着人家手动的咖啡机一脸懵逼,还要被那帮人嘲。星巴克用全自动咖啡机,你什么都不需要调整,你只需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练习和操作便能最初一杯中规中矩的咖啡,其他的都是各种糖浆往里面倒,和咖啡豆风味、机器的调整、材料的选择几乎完全沾不上边。如果进店不想喝它的拼配高烘焙豆子,那就只能点手冲咖啡,叫黑围裙用其他豆子给你做,国内星巴克单杯价格贵有其他原因,在美国时我记得一杯貌似四五美元左右?对于那边的消费水平来说并不贵。我现在在外面基本都喝瑞幸除非我想吃星冰乐的奶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