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因为不喜欢钱去学自然科学,我是真的喜欢做实验,但是除了做实验以外所有的事情都让我恶心,后来工作的时候接了给钱最多的offer,突然发现我想要的有意思的工作、良好的工作环境、优秀的同事,都是和钱同时出现的。少拿钱换快乐这种事根本不存在。
而且如果作为双A的视角是我一辈子比不上健全人,那也太妄自菲薄了,没必要。
有的人靠钝感力生活,有的人靠敏感力生活。有的人就在正态分布,有的人在两端,只能证明你不一样,不能证明你错了。
该诊断诊断,该吃药吃药,不诊断不吃药也行,学会理解自己经常碰到的问题准备好预案就行。反正想办法和这个B世界相处活下来。
感觉双A在社会化这个事情上也没给我带来太多困扰。人和人相处无非是稳定的内核+适宜的距离,相互尊重。健全人把你创了,你就让ta滚就完了。
只要手段合理,做喜欢的事情养活自己,有自己的社会支持体系,这就可以了。很幸福的绝赞人生。
健全人也有一辈子赶不上我的地方。
比如由于过于顺应社会时钟搞砸自己的人生,人到中年抱着被子孩子哭,或者坐在停车场抽烟不愿意回家这个事情,它就不太可能发生在我身上。
比如我在喜欢的事情上的专注和热情,对方也比不了。
我知道我电量低,我就选维护电池健康+最重要的一件事,就这。48H之后和两公里之外的事概不关心。
一切碰壁将指向适合我的路径,我碰疼了歇会儿继续走也行,找个适合的地方直接扎营也行,别停在原地反复碰壁把自己创死就行。
现在的话就是在探索适合自己的健康生活,精进占星,写作。
如果有余力的话想再系统地学习一种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去和自己的身体相处。
那种到处旅行的自由我当然也想要,但是真的需要一些天时地利人和,比如因为种种原因我到现在也没有坐过飞机,没有出过境,没有办护照和visa,也没有假期。但我觉得这些都不太要紧,很快都会有的。也会有因为局势紧张焦虑觉得走不了了的时候,那也没办法吧。
Rt完全没错。所以说压力管理将是最重要的一环,包括:
1.熟悉自己过载的预兆然后主动解压
2.熟悉自己彻底过载之后的补救措施
休息的时候不要焦虑和责怪自己,在血条有所回升的时候进行一些对完全摆烂造成的乱局的补救(比如洗大澡收拾房间看看饮食运动睡眠之类的事情上有什么可以为自己做的。
我的观点比较朴素:多问问自己,有什么能为自己做的。然后去做。
以及,不追求正确的绝对的健康快乐时反而能拥有相对健康快乐的人生。
A姐在肯尼亚出生长大,青少年时期才移民到西方国家,学术上真的很牛,我觉得像她这样的有色人种女性想在学术界闯出一片天太不容易了。我之前有一次提到说非洲人的名字好像日语啊,她说是的,有的时候她用邮件沟通,对方误会她的国籍,她也不会刻意纠正,因为会被误以为是日本老头从而得到更加恭敬的对待……草,狗屎学术界。观察我这些手持phd学位的同事尤其是女同事,会发现她们都非常坚定且有战斗意志,就是你敢来挤压我,我就一定要用胳膊肘捅你的胃的气势,我一直好奇到底是读博过程中锻炼出来了这种力量,还是有这种力量的人才能在读博过程中存活下来并取得一定的成功……而且姐对功名利禄没有兴趣,我也有很多很有野心的女同事,但A姐就是淡淡的,淡淡地做一下实验,实验失败了淡淡地崩溃一下,然后淡淡地下班回家享受人生。她和我说肯尼亚的基础教育也很拼,我问她你有没有一种燃烧殆尽的感觉?就是青年时期为了争夺为数不多的资源拼过头了,现在已经没有追名逐利的力气,只想享受工作以外的生活……她说确实!总之我们共享对白人男性的厌恶,共享从第三世界爬出来的疲惫,还共享同一个项目里的八卦,真是喜欢。姐人真的很好,隔壁部门想来了解我们的某台仪器,她立刻从茫茫负责人中推荐了我,然后悄悄对我说:不要让任何人从你这里拿走这个机会,如果有人质疑你,问你能做好吗,你就告诉他们绝对没问题,然后等到了年底,你就把这件事写到你的responsibility feedback上。我感动得涕泪俱下!因为我接下任务的时候确实在心里犹豫,心想我的经验够吗,会不会做不好,要不要让更有经验的人去做呢……呜呜,姐,姐猛猛肘击,且教我如何肘击。呜呜……
As above, so below.
/请勿以任何形式转出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