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了來說幾句。
因為這兩年明顯感到很疲憊,睡十八二十個小時也不夠,基礎代謝率又很低(睡前和早上體重幾乎沒差),還有增重非常明顯,運動量很大也減不下來,外加以前診斷過多囊,我一直懷疑我是胰島素阻抗、糖尿病前兆。
這回回來體檢,因為是父母醫院能力很好人也很好的同事,順手就幫我和我媽檢查了甲狀腺,超聲波上看到了就去抽血測抗甲狀腺自體(anti-tpo)測甲狀腺激素(T4),然後雙雙確診橋本甲狀腺炎。
搞了半天我的疲憊精神萎靡一吃就胖運動量很大也減不下肥,是因為有點甲減…
橋本甲狀腺炎是自身免疫系統疾病,也沒有辦法治,只能終身服甲狀腺素替代藥物調節它引發的甲減,比如左旋甲狀腺素納levothyroxine,還要經常去抽血檢查激素水平以確保劑量合適。
國內目前可能會開硒補劑說是可以延緩甲減,但我查了英國和澳洲都沒有提到硒有用並且都認為本身橋本甲狀腺炎是沒有治療辦法的。而中文維基提到了補硒但也說了目前沒有有力數據證明它有正面療效。
又問了一下我父母說常規體檢也是不查甲狀腺的,而且橋本甲狀腺炎基本上是無痛無甲狀腺方面的可視症狀,除非到腫大了不然可能都不會有想到去檢查。這個病有基因也有外界因素影響,30-50歲女性發病率還挺高的。
下個月回英國我也要去約gp再問一下,因為這邊就算開藥也不持久,到時候看英國醫生覺不覺得要給我開左旋甲狀腺素納。
反正我把這個發出來大家看一下,有覺得懷疑的可以約著檢查一下,超聲波看一下甲狀腺,跟醫生提一下,如果醫生看到有懷疑的話會安排做抽血,超聲波下沒有什麼明顯症狀的話可能也不用管了。
日記記錄(前幾條涉及《墜樓的審判》劇透)
真的好多值得拿出來細細品和討論的主題和情節設計啊。喜歡喜歡,要不是我鐵定陷入陳詞濫調中,就會把他們一一扣出來話癆……
過往我狀態不佳心不在焉時,都會選擇看影劇以(試圖)解決/逃避問題。希冀著能從中獲取什麼力量。現在知道不是了,沒有,不會。至少不適合於我。
但是若是碰到不錯的作品,同時——(重點)記錄下來了自己的感想。會非常滿足。有一種秩序感的逐漸恢復與掌控之感。謝謝啦。
觀影記錄(《墜樓的審判》,涉及劇透)
笑死了。因為考試內容相關,最近抽來看的影劇都是懸疑推理類的。這個電影開頭,腦袋裡就闖進某英劇裡DIC說:“(丈夫失蹤/被殺的案件中)63%的可能性是妻子謀殺了丈夫。”
我不了解法國的起訴與審判制度。因此有一個疑惑之處是:不是沒有直接證據證明主角殺了丈夫嗎?疑罪從無……
有機會了解一下好了..
觀影記錄(《墜樓的審判》,涉及劇透)
今天看的是《墜樓死亡的剖析》。好看的。有一些熟悉親切的鏡頭。本來想稍微記一下覺得不錯的情節,字打出來卻感到冗餘。因為已經很熟悉了。那麼就挑最觸動的主題記下:
在缺失一個重要的條件情況下(並且這個條件無法取得/獲得),此時此刻重要的是我們可以選擇,選擇相信什麼。(All we can do is decide.)
熟悉的鏡頭是末尾主角回到家中,把孩子抱上床,將要關門離去時,孩子出聲,說:「我害怕不知道如何面對你回來。」媽媽說,她也一樣。在這時,鏡頭對象孩子的面孔,黑暗裡那雙藍色的眼睛。這個特寫的手法,特別親切……
另一個喜歡的鏡頭便是庭審結束的晚餐,律師與主角獨處時,主角捧起律師的臉頰,二人靜靜地凝視著彼此。那其中..我無比堅信有著愛意的流動。律師看著她,他一直有在看著她,他的眼神、神情,即便在兩年之後亦不改。但是在此時,這是沒有性的愛意凝望。或許有比這更多的情緒,當然,當然不止於此,我描述不出來的,演員們做到了。他們傳達了。
還要記上一筆的是,庭審過程是有趣的。建立、推翻、再建立的猜測與想象,在這個過程中故事不會只有一個面貌。起初,它可能是一個傳統的,之後,它展示了另一種可能(在那次爭吵中妻子所說的確是事實。)。但是當律師為大眾建立了一個失敗者的塞繆尓形象時,主角快速且輕地對律師說:“那不是塞繆尓。”
電影裡很多細節都有回扣前情。喜歡這部電影建立起的多種樣貌、多種可能,而正如“All we can do is decide”,電影亦給出了它的傾向。無論是就結果而言,還是在庭審論證中推演兩種可能性時的排布,都顯示了這點。儘管有時結果並不代表完全的事實。但是這部電影有趣的地方正在於天平中7:3的傾斜與想象。且導演回應了主題之一,給出了她心中的“decide”。
破除我的誤區:
今天忽然意識到,天呀!在不能令我完全安全和自由的環境裡(非常嚴苛的要求),或是出於緊急情況需要,我是無法做到早起的。我基本上是10-2的作息方式。早晨固然美好,清新空氣非常舒服,但..我是Night owl..
何況我已經熬了(?)整整十多年的夜了,但凡不必要,從來沒有早起過,怎麼可以妄想早起,突然改變!(振振有詞
既然我是這樣的,那就接受這樣。的確,倘若早起,早上的時間會充裕,有很長的時間可供支配。但是可不可以換個思路,即,在10-2的情況下如何有效支配利用時間…
問題不出在早起,在於我起床後總是恍神,恍恍惚惚,摸摸索索..細細想那些行為步驟,事情變得清晰起來。
經過A到B到C的連鎖效果,頓悟這點(?)。源頭是斯蒂芬那本《寫作這回事》,每晚睡前聽聽。聽著聽著確實發生了改變…有些事我要明天來寫。(睏得已經忘記在浴室裡想了什麼,只記得列出了12345..-。-)
@mariotaku @gttnnn 就算不小心放了洗碗机,打掉了积攒了很多年的让铸铁锅顺滑舒适的season,锅本身也还可以再次从零开始seasoning 嘛。再过上好一阵子,就又和原来一样好用了。
“实在不行,总是可以重新开始嘛。” 好像是那种青春片临近结尾的时候故作洒脱说的话。
(可是不粘锅心里清楚自己早就已经回不去了)
“进了洗碗机之后,我觉得有些东西似乎永久的失去了。”不粘锅指指自己。
“你的良知吗?” 雪平锅试探性的问。
”涂层啊!我的涂层!”不粘锅歇斯底里。
接上条。
在德国生活不像在国内,没那么大压力,所以我平时算是一个很温和的人,写邮件打电话用很多第二虚拟式,礼貌又客气。然后我发现有礼貌讲道理从不投诉能自助不求人的我很多事情都办不成。
年初我在外管局申请一个非签证类型的小文件,交完钱6个月了也没有办下来,中间电话打了无数次,邮件发了无数封,从来没有人回复我。直到有一天早上我起床气很大,想起这件事就生气,立刻写了一封非常不客气一个虚拟式都不用全是疑问句并且时不时大写强调生气的邮件发过去,第二天我就收到了回复说我应该什么时候去取文件。
今年夏天,有个朋友在夏日苹果酒节喝完酒之后产生过敏反应,我们在7点59分到药房门口想要买点止痛药和过敏药。当时药店里的员工还在接待客人人。结果我们进去之后,药房一个德国老太太先是说我们8点就下班了不能给你拿药你们走吧。我坚持说朋友有强烈过敏反应,这属于紧急情况,为了避免浪费急救资源麻烦您拿药,她说我们没有这种药。我说你总有氯雷他定或者西替利镇吧?再不济也有扑热息痛吧?老太太还是磨蹭着不肯动,一边摇头一边抱怨说您不应该喝酒。喝完酒过敏了就应该回家,不应该来药房。您喝酒生病了还给别人添麻烦是不对的!我听完她这一通碎嘴一阵无名火腾地窜起来,提高音量很大声地说,她不知道自己过敏,喝了一杯酒感到不舒服我们就直接过来了,难道谁会愿意生病吗?麻烦您赶快拿药过来,这样您也可以早点下班!
老太太看我生气了立刻闭嘴了,脸上甚至有微笑了,转身拿药开柜台收钱行云流水,收完了还跟朋友说了一句祝您早日恢复健康,变脸程度堪比川剧。
我出了药店之后都没反应过来她为什么突然这样,现在想起来,感觉可笑又可悲。我不是爱找茬的人,也不想总是和人吵架,但是有礼貌和体面在他们看来是不把你当回事并且可以继续拿捏你的理由。他们就是在不停歇地对别人做服从性测试,信奉的是动物世界弱肉强食的那一套。测试周围人的底线在哪里,然后再不停地越过底线往下探。温和应对除了吃亏没有第二种结果。感觉不对就必须及早喊停,不然情况会越来越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