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a 可能是英语或者什么语的发音译过来的
@Una 我第一次知道 Utrecht 叫乌特勒支的时候我也冷了,什么特务啊勒索啊支那啊之类的联想词全出来了
话说阿姆坐车是算累计里程的,如果中途出站又从同一站进的话那么价格是和坐全程一样的。
但是我有九折票,打折后小数点后第三位四舍五入,我发现在某一站中途出来再进去会便宜一分钱
@KaltesBlut 我的最爱
@Nillia 我还没去过冰岛呢!想去!我冰岛同事的简介是 from the land of ice and fire
这几天最开心的新闻就是捷克的河狸,但是一被转述到了简中平台,就又变味了。英国报姐的微博下面,都找不到有人称赞河狸,全是在阴阳怪气欧洲人没用,动物都不如,效率低,费用高,要是老中人来修这个水坝,十多万一个星期就给你修完。
但老中人千万不要搞错了,这是个纯环保的水坝项目,不仅为了保存来自上游的水源,还有下游的湿地。在中国单纯花个几十上百万只为环保而没点经济效益的项目有多少? 面临有关部门的刁难只会更深。当然,如果水坝加点什么发电啊等赚钱项目,那地方政府可能很快就批了,但是那样的项目压根就保护不了环境了,甚至要破坏环境了。想多发电就得多蓄水,那干季下游的湿地基本就没了,对下游生物毁灭性打击。
其实这类环保项目之所以难搞,主要原因就是搞不清楚人类的介入对当地生态究竟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人类修水坝可能更牢固但是毕竟要带来不属于自然界的东西。修在哪里水流怎么控制都有讲究,不充分调研很难搞清楚。这方面上,人类就确实不如河狸,毕竟人家祖祖辈辈修了上万年的水坝了,活到今天的都是自然筛选下来最符合当地生态环境的居民了。这种刻在河狸DNA里的修坝本领,人类比不上太正常了,人类比不上的还多着呢,哪是什么欧洲人比不上,全人类都不如。至少人家欧洲人愿意为了当地生态搞纯环保的项目,这点就比只会到处截流修大水坝破坏生态的老中强多了。
@espero 噢我想起来好像是在意大利喝过比较难喝的 tap water,就是喝进口直接吐出来了,到处查都说是能喝,搞得我很困惑,于是一直买的瓶装水。
但是居住过的城市都感觉还挺好的。
@Una 我泡茶倒是只会烧到八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