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笑死,看英语展牌:the hide was tanned,看不懂,看荷语:de dierenhuid werd gelooid,懂了。

Show thread

今天在莱顿逛,看到几百年前的人家里的布置的时候满脑子都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 Come, tell me how you live。
然后突然逛到这个展牌上写着 living with the Nile,我:嗯? Death on the Nile?

@Una 我第一次知道 Utrecht 叫乌特勒支的时候我也冷了,什么特务啊勒索啊支那啊之类的联想词全出来了

草,还是这个盐田千春,最近在阿姆上演的 Idomeneo 她是舞台设计,我就想去看看,结果票价也要 139€ 了?突然觉得去一趟巴黎也不是不可行啊?

Show thread

话说阿姆坐车是算累计里程的,如果中途出站又从同一站进的话那么价格是和坐全程一样的。
但是我有九折票,打折后小数点后第三位四舍五入,我发现在某一站中途出来再进去会便宜一分钱​:aru_0160:

Show thread

坐地铁转火车,可以在 centraal 转也可以在 zuid 转,我有地铁九折票和火车六折票,乱猜提早转车比较便宜,上车后仔细计算了一下,便宜一毛钱​:aru_0160:

@Nillia 我还没去过冰岛呢!想去!我冰岛同事的简介是 from the land of ice and fire :aru_0160:

这几天最开心的新闻就是捷克的河狸,但是一被转述到了简中平台,就又变味了。英国报姐的微博下面,都找不到有人称赞河狸,全是在阴阳怪气欧洲人没用,动物都不如,效率低,费用高,要是老中人来修这个水坝,十多万一个星期就给你修完。
但老中人千万不要搞错了,这是个纯环保的水坝项目,不仅为了保存来自上游的水源,还有下游的湿地。在中国单纯花个几十上百万只为环保而没点经济效益的项目有多少? 面临有关部门的刁难只会更深。当然,如果水坝加点什么发电啊等赚钱项目,那地方政府可能很快就批了,但是那样的项目压根就保护不了环境了,甚至要破坏环境了。想多发电就得多蓄水,那干季下游的湿地基本就没了,对下游生物毁灭性打击。
其实这类环保项目之所以难搞,主要原因就是搞不清楚人类的介入对当地生态究竟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人类修水坝可能更牢固但是毕竟要带来不属于自然界的东西。修在哪里水流怎么控制都有讲究,不充分调研很难搞清楚。这方面上,人类就确实不如河狸,毕竟人家祖祖辈辈修了上万年的水坝了,活到今天的都是自然筛选下来最符合当地生态环境的居民了。这种刻在河狸DNA里的修坝本领,人类比不上太正常了,人类比不上的还多着呢,哪是什么欧洲人比不上,全人类都不如。至少人家欧洲人愿意为了当地生态搞纯环保的项目,这点就比只会到处截流修大水坝破坏生态的老中强多了。

weibo.com/2549228714/PdeMiq6iu

我的烧水壶是这个样子,只能量温度不能设置,所以我一般都是听声音,感觉差不多了我就确认一下温度然后关掉。
有次有个同事来我家玩,我问他要不要茶,他说好,我问他要多少度,他说八十度,于是我就把水烧上了让他一会儿自己泡。他问我怎么烧到八十度,我说看着就行了,于是他就半蹲在水壶前认认真真地看着水一直烧到八十度…好可爱​:blobcatblush:

@espero @Una 我倒是没有那个耐心,但是我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我朋友来我家烧水的时候烧了一大壶放着了,原来是要喝凉白开。。我只会烧需要的热水所以每次都只烧一点点。。

@espero 噢我想起来好像是在意大利喝过比较难喝的 tap water,就是喝进口直接吐出来了,到处查都说是能喝,搞得我很困惑,于是一直买的瓶装水。
但是居住过的城市都感觉还挺好的。

@espero @Una 我从来都是觉得 tap water 很清甜,烧完之后就是大白开水味道尽失..
我在欧洲基本没有直饮热水过,一般都是用来泡茶,但是记得在国内的时候我特别讨厌大白开水的味道..

@Una @espero 噢,如果是茶叶的话比较合适的温度泡一定的时间会比较好喝,小杯的话基本上也是不会太烫马上就可以喝的。
如果是茶包我就无所谓了,我会一直放在杯子里泡。

@Una @espero 草,我和我周围人都是直接烧到七八九十度,如果不小心烧开了就加点冷水,都是这样做的..

@Una @espero 啊啊啊我又看不懂了为什么要谴责啊这不是标准操作吗

@espero @Una 我除了中文信源外完全没听说过任何人用滤水壶啊啊啊所有人都是直饮的

Show older
Rhabarberbarbarabar

本吧服务器位于德国。欢迎小伙伴们分享生活和语言豆知识。
新用户注册请
1. 填写详细的申请理由,或者附上别处的社交账号。
2. 给出 Rhabarberbarbarabar 的中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