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äussert sich zur Ukraine
不过我并不觉得我的博士生同事们有多机灵,平日就是普普通通的交流而已,但是这个图书馆同事就从各种细节看得出来很机灵。。机不机灵和读不读博应该没啥关系。
也许我应该多夸一夸她,而不是仅仅上 fedi 感叹。。毕竟她跟其他同事也完全不吝啬夸我。。我好像没有夸人的习惯。。
其他 reviewer 也很让人无语。。比如 R4 说我某个 term 用了一个和 previous work 一样的名字,大概是为了类比,但其实我的那个含义跟 previous work 不一样,不如换一个名字。
。。。我确实换了一个名字啊。
我真尼玛的无语,我的 paper 第一次 submit 的时候被拒了,里面有一个 reviewer 他妈的各种误会,我们的 rebuttal 里主要就在解决他的各种误会,结果还是被拒了。这次我们换了一个 conference 提交,结果尼玛又是这个 reviewer,尼玛说的话和上次一模一样,他根本就没有看 rebuttal 吧??什么玩意儿
“凭印象”的以偏概全还能产生一种荒唐可笑的类别混淆。例如,所有的牛都是四足兽,所有的骡子都是四足兽,所以,所有的牛都是骡子。这个推理逻辑看起来很荒唐,但在网络上却随处可见。例如,美国人讲人权,一些中国人也讲人权,所以这些中国人是美国人的走狗。
过于紧跟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