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推特跟了一圈伊朗女性的反头巾运动……简直…我倒吸凉气!太惨烈了!
已经有五位伊朗女性在此次对抗冲突中流血牺牲了……
她们只是不想要盖头,但是你们男人却拿走了她们的头。
即便如此,越来越多的伊朗女性并没因此感受到恐怖被吓退,而是疯狂投身到这场运动中,纷纷剪掉头发,烧了黑袍…甚至还有姑娘举起火把。
流血换来进步,反抗才有平等。还是之前说的那条,在任何国家女性抗争都是如此,机会不等人,权益也是。
想起数度入狱服刑的美国女权主义者,也是美国工人运动的代表“红焰”弗林(Flynn),她曾在纽约街头发表的著名演讲:“你所争取的胜利,要看你追求的是持久的还是短暂的,为了持久的胜利,我可以为之付出生命。”【前几年纽约下东区举行过复原弗林“《罢工真相》的演讲”的活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油管找来听】
弗林是一位爱尔兰裔美国人,这也是她“红焰”外号的由来缘由之一,还有一个缘由是她在女工群体里是最闪耀、最具革命精神的火焰。她不止是上世纪初全美工人运动三杰之一,也是全美上世纪知名的“叛逆女孩”流行文化元素的原型。
p1今日举着火把的伊朗女孩
p2昔日领导女工斗争的红焰弗林
今天还看到一个绘本!《是谁拉的便便?》,就是教小朋友们辨认不同的动物拉的便便的形状的。让我想起还有一本超有名的主角是一个鼹鼠的绘本:《谁在我头上拉了便便?》,主要情节就是今天天气晴朗,鼹鼠高兴地把头探出洞外,结果一坨大便拉到了它头上,鼹鼠很生气,到处问是谁拉的,问到的每一只动物都说不是它,并且拉了一坨便便给鼹鼠看,说自己的便便长这样。最后鼹鼠终于找到了凶手,气愤地往凶手头上拉了一坨便便……
我就想说为什么我不记得小时候看过这种书,什么动物拉什么样的便便对小朋友来说真的是很重要的知识吗?
今天又读了 Jean-Luc Englebert 的一个儿童绘本,Puppen sind doch nichts für Jungen(娃娃不是给男孩子玩的),还蛮喜欢的,他总是画一些反刻板印象的故事。这里面的小男孩收到了阿姨送的一个娃娃,他很喜欢,他爸却不屑一顾,说要去给他搞一个真正的男孩子玩的玩具。于是爸爸搬了一个工具箱来说要一起做手工,结果又懒得弄。最后小男孩的哥哥(大概)看不下去了,帮小男孩一起给娃娃做了一个小推车,这样就可以推着它去幼儿园了。
这里面描述的爸爸还蛮典型的,谁都看不起,觉得自己最行,真的要他上他又借口多。而且他自己搬回来的工具箱也不跟他孩子一起用,小孩子只好自己试,一会儿拿着锤子敲锣打鼓,一会儿拿锯子把椅子腿锯断了。虽然看着是讨人厌的熊孩子行为,但归根结底还是家长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