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学语言好快乐捏,刚到德国不久的时候波兰房东跟我说“你的德语会不知不觉越来越好的”,但是我现在学荷兰语经常刚学一个小时/没两天的词语马上就用到了,是完全可以感知到的在进步​:azukisan_music:

Show thread

德铁你好狠心啊​:azukisan_cry2:​你是怎么做到百分之百的晚点率并且每次晚点理由还不一样的​:azukisan_cry2:

火车司机的三门语言都说得特别流利,我一时分不清哪个是他的母语,但是当他说出 Die Evakuierung ist fast klar 的时候我就晓得了,klaar 是荷兰语,前天刚学的​:azukisan_music:
不要看我现在好像很开心的样子,我的火车因为这个 Evakuierung 晚点了四十分钟了,今天周五,要是赶不上我的 Termin 我就死了。

Show thread

botsin.space/@solidotbot/10983
看到前面几行理由我还觉得“嗯嗯嗯很有道理,学到了”,最后一句“如果你不雇佣这些人才那么他们可能会去创业,最终可能会冲击到你的业务”完全震惊到我,不愧是资本家,我的思维永远也到达不了那个层次…

《为何科技巨头们雇佣了如此多的员工?》 科技巨头们最近动辄成千上万规模的裁员,可能让人产生这些公司冗员过多的印象,部分员工在 Tiktok 上发布的公司内部视频也让人觉得他们尽在玩不在工作。其实科技巨头们雇佣如此多的员工是出于理性是一种长期投资。首先基础设施上的投资是外人看不见的,但能感受得到,比如更低的延迟更快的响应服务更可靠,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到用户是选择你的服务还是竞争对手的服务。其次是试验,公司内部在进行各种数以百计的试验,100 个团队做的试验可能只有一个成功,从而被外界知晓,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它 99 个团队做的工作是无用功,只要公司规模足够大,做这种大概率失败的游戏是值得的。最后是阻挡竞争,如果你不雇佣这些人才那么他们可 | solidot.org/story?sid=74097

刚出国的时候我很疑惑欧洲人怎么会看不懂颜文字,明明那么生动那么直观,现在我终于发现我也一样看不懂欧洲人的符号表情。同事每天下班前在群里发 \o,好几个月了我才顿悟 

原来这是一个小人的头和它正在挥舞的手..
另一个同事经常发 >:3,我也不懂,他解释说是从左往右读;眉毛,眼睛和嘴巴。我的天呐,我一看就是从右往左读:厨师帽,眼睛和撇着的嘴巴

里面的中文也还蛮地道的(?我常常因为和英文字幕出入太大而笑出声来,比如里面有一句“这孩子真乖”,字母直接写成 Nice to meet you​:aru_0120:
而且上一集还在讲中文的中国选手下一集突然开始讲一口流利的日文,我都懵了,才半年还是一年,学得这么快?听声音感觉是同一个人配的,查了一下果然是,感觉更厉害了​:azukisan_pleading1:

Show thread

看过《乒乓》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solid:
neodb.social/tv/4buPkXAVXmI5Kw
好好看!艺术表现形式特别好,故事也很暖,音乐好听,人物形象也很丰富!超喜欢!

来荷兰的一些(非 cultural)shock:

  1. 网上填地址不填街道名,而是填邮编和门牌号,地址自动给你算出来。我真的很 shock,无意义的数字和字母比街道名还好记吗?
  2. 一个门牌号对应一户,不像中国和德国(以及世界上的大多数地方吧??)一栋楼一个门牌号,里面可以住好多户。邮递员直接照着门牌号投,不看上面的名字,我同事住了三年了也没换门牌号上的名字,不像德国不把名字写对根本收不到信((
  3. 网上填信息的时候不填名字,而是填首字母缩写,有的时候也加上姓,于是我的公交卡上写着我的姓名首字母+姓,他们根本不想知道我的名字…
Show thread

感觉出国后最大的 culture shock 就是别人在被问到从哪儿来的时候从来都回答城市名..我是汉堡来的,我是巴黎来的,我是 Groningen 来的,我是 Hasselt 来的…课本上明明不是这么教的啊!课本上都是说美国英国法国(
很多时候根本是没听说过的城市,对面就会开始解释在某某大城市的某个方位…其实我并不想知道得那么具体…我还想是不是欧洲地方小,比如在国内大家也就会说是某某省来的,城市很有名的话也许会说城市。结果美国人来欧洲玩也说自己是 xx 州的,我甚至不知道那个地方在美国啊!要是出了国还说自己是通城(打个比方)来的那真的很奇怪,鬼知道那是个什么地方..
这么多年了我还是习惯说我是中国来的,因为我觉得这个信息就够了,可是对方一定会追问:“是是我知道,但到底是哪个地方呢?中国那么大。”然后我说的城市他们又不知道,我就说临近的武汉,他们就恍然大悟并且开始估摸武汉在中国的哪个方位,我​:blobcatwhat:​你们有完没完

我总是不能及时地解码 IIRC 这个词,总觉得是加拿大的 IRCC​:ablobcatcry:

歪瓜裂枣(aka 普通人)看多了之后我对电影里出现美人都会感到有些不适。。美人当然是没有做错什么,但是凝视意味比较重的电影就会把镜头怼到美人的脸上,特写美人的表情,渲染美人的身体,这种表现让我不太舒服,我更想看人是如何生活的,相貌什么的完全是无关的,最多是一个陪衬。

Show thread

今天又买了一支,霓虹(荧光?)色的,看来是 KOH-I-NOOR 美术馆专供!
上网搜了一下 magic pencil 马上就在亚马逊找到了全系列,但我还是决定以后去不同的美术馆慢慢收集,感觉会比较有意思,就像我照着美术馆买的袜子上面的网址搜到了更丰富的图案,但还是决定去美术馆收集​:blobcatshy:

Show thread

看过《两生花》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half: :star_empty:
neodb.social/movie/3GJ55m5tDuM
依旧是画面,细节和音乐都很吸引人。主题是我感兴趣的,但是女主好看到凝视的意味很重,而且里面的异性恋剧情让我非常坐立不安,感觉很别扭。。

不知道为啥梵高博物馆里色彩最喜欢的是这张卷心菜和大蒜(好像还有洋葱?),一看到的时候整个人都跳起来了
Jan Sluijters 这张亲吻也还蛮喜欢的
高更在 Émile Bernard 画像旁边的自画像以及 Émile Bernard 在高更画像旁边的自画像,好有基情​:ablobcatattentionreverse:

Show thread

还有 throw 功能,往墙上 throw 某个主题,上面就全都是那个主题的电影,有雨伞,钟表,舞蹈,自行车,圆圈什么的,好喜欢​:ablobcall:

Show thread

Eye film museum 这个 film catcher 好厉害啊……一整个房间墙壁上滚动放映各种电影的片段,用这个 catcher 往墙上一指,就可以在面前的屏幕上放完整的电影……有板凳还有声音,买张博物馆的票可以坐里面看一整天电影​:ablobcall:

一边逛博物馆一遍感慨年卡只要六十五欧好便宜,我要经常来,眨眼间就在 museumshop 花了五十欧…
看来博物馆还是不能太常去​:aru_0171:

Show thread

从博物馆出来我又多了三双袜子​:aru_0171:​梵高的袜子我都已经有五双了…

Show older
Rhabarberbarbarabar

本吧服务器位于德国。欢迎小伙伴们分享生活和语言豆知识。
新用户注册请
1. 填写详细的申请理由,或者附上别处的社交账号。
2. 给出 Rhabarberbarbarabar 的中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