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高更诋毁丹麦,Ny Carlsberg Glyptotek 也各种揭高更的短。比如他画大溪地的女人,把画的标题用当地语言写在了画上。欧洲人以为他融入得很好,其实他的语法根本就是错的,把 woman with the flower 写成了 woman of the flower.
高更是因为资金短缺,所以受法国政府的资助去大溪地采风的,结果他在那里感叹当地文化被传教士们毁了,他想要一个原汁原味的大溪地,但这根本就是 a coloniser’s lament for the very culture that colonisation has eroded.
高更之前也去过 Bretagne,因为 Bretagne 被宣传成一个 pre-civilazed 乡下。高更他画了一个农妇,给梵高写信说这些人穿得好中世纪啊!事实上她穿的是 1789 年后出现的现代服装。
是说为什么丹麦的博物馆会展出高更,原来高更的妻子是丹麦人,他有段时间搬到丹麦去和家人团聚,但是他对丹麦和丹麦人的印象很差,觉得他们民族精神有问题,过于注重细节,品味差,办了一次个展后就匆匆逃离..
他在丹麦画灰色的天空,但是又画不好,还给丹麦裔的 Pissarro 写信说:我画灰色天空不如你们有经验。
受不了了啊这个人!
去 nationalmuseet,讲解员说别看丹麦这么小小的一个国家,以前它可是到处都有殖民地的。现在土地都输没了,但是这份 mentality 还是在丹麦人心中,丹麦人总是 feel more important than they really are,而且总是试图在海外找自己国家的影响力,比如足球赛丹麦队开局就输了,他们就会说那个草地的草是丹麦的。
十九世纪丹麦被英国打蒙了,强大国家的形象不复存在,于是他们开始转向自身,想弄清作为丹麦人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个时候也是他们文化高度繁荣的时候,安徒生的童话就是那个时候写出来的。也因为这个,丹麦是北欧国家里尤其看重自己的维京历史的,因为他们想 feel strong.
然后国旗在生活中特别经常用来做日常用品的装饰、庆祝,以至于她的侄女直到七岁还以为🇩🇰是生日专用旗,并不知道这是国旗。她考上大学她爸也会给她发🇩🇰。很多国家的国旗民族主义气息很强烈,但是丹麦不太有。
她还说丹麦是高福利国家,育儿免费,schools 免费,医疗免费,上大学有奖学金,有失业金,整个社会有很强的兜底网,她从来没有为生存操心过,也不怕犯错,所以她才有勇气 gap + 换学校前前后后折腾了五年才找到自己想做的方向。感想就是也太 privileged 了吧!(不过她也说只是个人体验而已,这个系统也还是有问题的,比如私立的学校和医院质量更好,社会右转等等)此外丹麦也是幸福感最高的国家,人与人之间充满信任。我怀疑她在做移民宣传。
然后说到大家也都很爱骑自行车,因为这个国家很平,这不是跟荷兰一样么。
又是早上十点喝了咖啡然后睡不着的一天…
于是想起来以前被人搭讪的一些事情,就是读本科的我真的是非常非常单蠢的。有次在国内的校园里被一个外国留学生拦住,他说他想学中文,我就加了他的联系方式,非常积极地指导他的中文。第二天我们就去了学校的咖啡馆,他拿出他的课本,我给他批改。但是这个人根本不认真听我讲,总是扯些别的,我觉得他莫名其妙,反复要求他回到课本上来。结果回去后他承认他其实是想找人谈个恋爱,我十分震惊,立刻拉黑了他。
刚到德国的时候也有人在大街上要我的号码,说要交朋友,我好高兴啊,我觉得德国人民真热情!到家后就热络地聊了起来,后来几天也是这样有来有回,但是我总觉得聊不到一块去,直到他没头没尾地来了一句:ich möchte dich verwöhnen. 这句话给我幼小的心灵带来了深深的震撼,我又赶紧拉黑,后来似乎再也没有接受过搭讪。
现在想来,感觉大街上被人要联系方式就是有意思,这应该是常识吧,但是当时的我竟然会真诚地相信人家就是来交朋友/学语言的..
我对这份工作真的怨言很多,我觉得太难了,而且我很难讲清楚是我本人需要提升,还是说这份工作确实就很难,还是说因为帮别人擦屁股太多所以精神上很累,可能都有吧。
昨天 HR 邀请了我和另一个同事一起给反馈,那个同事以前是跟我做类似的活的,不知道为什么这一年在干别的东西。他说他其实喜欢他现在做的东西,但是他缺乏那种 scratch his brain 的感觉。我说难怪,我觉得我 scratch my brain too much。我这份工就是很难吧,就算我不能 lead a team 也该给我涨工资吧,不然真的对不起我操的这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