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快时尚还是会继续存在的,因为慢时尚没人买,顾客一转眼就被打折促销吸引走了 被采访的教授说人们的衣服够多了,不需要再买了,但是完全不买又对经济不利,只能期待小的优化了…
我确实是完全不买快时尚的,我买原创工作室的 lo 裙 最近一年几乎没有买新衣服了,闲鱼上买了几件二手。
他们还实地探访了受到水污染影响的村庄,一个家庭里三个人都残疾了,有一个 26 岁少女头发都白了😥 之前看到一篇文章说是 zara 等快销品牌生产的牛仔裤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又看到转发里的人说那都是以前的事了,现在很环保 blabla…也不管这个辟谣可不可靠,造成水污染的不只有牛仔裤而已啊,其他的便宜衣服也是一样的,造成的影响一时半会儿也没法消除😥
我在看 arte,他们的(也可能是别台的)记者偷偷潜入 prettylittlethings 的违法服装工厂,借找工作之名摸清了工厂底细,然后正大光明地去采访 prettylittlethings 的创始人。
创始人(带着墨镜,范儿满满):我们想建立一种 life style,如果你有女儿的话,prettylittlethings 会给她带来正面的影响。
记者(拿出一条裙子):你们的这条裙子只卖 15£, 怎么做到的呢?
创始人:…我拒绝回答。
记者:回答一下嘛,我只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
创始人:我不想回答,去问别人吧。
记者:可是你是创始人啊?
创始人:我没有义务回答这个问题。
记者:我听说生产这件衣服的工人每个小时只赚 3£, 比英国最低时薪的一半还低呢?
创始人:…关掉摄像机!出去!
看得好爽啊 最后记者还把公司告上了法庭,不知道后来怎么样了,这个品牌至今还活跃的样子…
我不能同意“因为传播遗书会造成自杀欲传染所以不应该传播遗书”以及“病人不是共情而是被传染” 的观点。前段时间就有同温层的人突然变身疯狗大骂转遗书的人,我还当依然是上次的事情,没想到都成了日经话题(
共情就是共情,不能因为人患有疾病就把思想意志情感都看作是疾病的结果,这里面有人的自由意志,不论比例几何,是应该被尊重的。如果你为病人好你就去给ta提供情感支持。把人家的思想意志情感视作被操控的结果,恕我说这完全拿人当傻子。如果认同这种想法,把病人关起来不听不看不思考不感受,不比让他们上网胡思乱想安全得多?
退一万步说,自杀又怎么了?自杀到底是疾病所致的终极后果,还是自己选择的对抗命运的高贵解脱,真的有普适的答案吗?
在读 #TheWillpowerInstinct, 关于提高自制力的,本来我读这本书是想让自己专注工作&少玩手机&不要赖床,结果几乎每一章都在举节食的例子。当然 overeat 确实是一个自制力不足的体现,但是书里举例子的语气和频率仿佛作者默认大家都需要节食,默认巧克力和蛋糕就是应该回避的,让我感到有些疑惑,现代(美国?)人 overeat 到这个程度吗?而且我认识的好多女生身材明明很好,都跟我谈过节食,而且从我朋友的描述来看,好像社会在默认女性需要节食。。
这本书有在谈怎么通过自身努力拒绝 overeat,我在看的另一本书 #LostConnections 就在谈社会因素如何导致如此多的人 overeat,还蛮有意思的。进化原因导致了人本身就是有自制力缺陷的,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理想环境里,不需要太多的自制也能过得很好,但是在现代社会的压力下,对自制力的要求就更高了,所以缺乏自制力不一定是人本身的问题。(错的不是我,是这个世界(
⬇️我又在英文书里学德语
Have you ever wanted to punch your boss? I would never advocate workplace violence, of course, and many bosses are terrific work partners. But sometimes we are blessed with supervisors who personify the German emotion word Backpfeifengesicht, meaning “a face in need of a f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