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嫌弃这个片子是因为觉得男主讲话好油腻,看到后来发现虽然他油嘴滑舌的,但是实际行动一样不落,所以好感还是上来了。女主虽然喜欢男主喜欢得不行,但始终坚定立场,拒绝被他的花言巧语拐走,到最后也不给个准话。总之就是很活泼的关系!
蕾哈娜的变装秀也太太太太好看了,不是她的粉丝但是看得出来她真的是哪种风格都能驾驭得很好!
再就是特效真的好绚烂,有美丽的自然风光,也有赛博朋克式的城市,而且一般赛博朋克是给我冷冰冰的机械感,这里的倒是更温暖更活泼更有人情味,不愧是我心爱的 Weta, 我汪汪大哭,虽然不清楚 Weta 参与了哪个部分,但是我如果在电影里看到什么喜欢的特效最后大概率发现 Weta 有参与。
还有每次刷微博之类的东西的时候手指向上划动,基本上不可能划出完美的直线,而是以指根为圆心的一个弧形,就在我顺畅划到顶端的时候 app 就会判定我右划了,然后给我返回到之前的页面…这点在我戳人主页翻特别往前的状态的时候很坑人,一返回刚才划的半天就前功尽弃了。
区分有点弧度的上下滑动和单纯的左右滑动应该不难吧…
不知为何突然想起 Life is Strange, 之前看到一个 YouTube 博主直播玩这个游戏,根本玩不下去:“为什么只有这几个选项?我想选别的。”“为什么要回溯时间救这个人?是我的话就由着她去死了,怎样可以拒绝回溯时间啊?”
简直就是我玩这类游戏时候的心声,包括 Disco Elysium 也是这种感觉,全程都在哭喊:“这人做的什么选择啊为什么要说这种莫名其妙的话啊我一个也不想选这不是我”,整个游戏没有任何沉浸的感觉,非常违心,根本不知道在玩什么,这两个游戏我都没有坚持下去…
以下是完全没有相关科学背景的个人发言:
在网上做过的测试里最准的,我觉得就是在做出选择的时候就知道这会给出什么样的结果的那种。但是这种就很奇怪:如果我对自己的认知已经这么清楚了,那我还过来做你的测试干什么?你直接把要测试的几个方面告诉我,我自己就可以打分/排名,完全不需要你那些冗长又表述不清的问题。我觉得测试还是应该布置具体的场景,然后让人选择具体的行动(瞎举一个例子就是不要问“您认为/您的朋友说您是一个尊重孩子的人吗”,而是问“您的孩子这次考试又不及格,您会打它/骂它/和它谈心/不管它吗”)。我觉得用一个人的行为来评价人才是准确的,而不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因为很多人都有知行不合一的问题,脑子里的概念是一回事,做起来又是另一回事,口口声声说尊重孩子爱孩子却还是会打骂孩子。而且很多人自己都不清楚为什么会做出特定的行为,这个时候才需要一个测试来解读。
而且有的问题真的没办法回答:“您的朋友认为…?”我没有朋友怎么办?我的朋友不评价我怎么办?“您在参加派对的时候…?”我完全不参加派对怎么办?这个时候我就只能选“完全不符合”了,虽然我知道这肯定不是问卷本来想考察的点。
《银翼杀手2049》剧透
有独立思想本身就证明了人性呀,为什么要执着于生育?如果想要成为独立于人类的种族,那么想办法自己掌握一下复制人的技术不是更好吗,为什么还要辛辛苦苦怀孕?连人类都想要人造子宫啊。
《银翼杀手2049》剧透
得知 Rachael 和 Rick Deckard 的那次交欢在这部电影里竟然生出了一个孩子,我是困惑又失望的。原书的标题 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讲的是 dream, 是 desire, 结果《银翼杀手 2049》的主题突然变成了 Can Androids Give Birth to Kids? 当 Replicants 知道他们也能生孩子之后,激动地表示:We are more human than humans. 我??这他妈什么玩意儿??生儿育女就 human 了??低等动物也会生啊。
我喜欢电影的这个主旨:以为自己特别,后来发现自己并不特别,最后接受了。但是这个主旨的表现形式和人物行为的内在逻辑我是难以接受的。我感觉这个影评写得挺好: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897741
《银翼杀手2049》看完了,不知道怎么评价…故事的主旨本身我是喜欢的,然而无论是人物对话、剧情发展、环境变化、事物逻辑、人物抉择我全都看不懂,全程懵逼,感觉就是一块上好的牛排上堆满了棉花糖、彩色巧克力米、奶油,我费半天劲扒开这些东西够到底才能说一句牛排真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