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能是我了解电影的途径有问题,反正主动找到的电影完全勾不起我想看的欲望…
之前有一个象友一起看电影来着,她会推荐一些我平时不会去关注但是奇奇妙妙的电影,最后大部分都还蛮好看的,不过她好久不上线了已经不知道在干嘛了,telegram 也注销了…
看过《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https://neodb.social/movies/4988/
啊这…真的是好无聊一个电影…剧情很烂俗,也没有什么细节,看评论说是原著比这个丰富很多,但我感觉这个剧情还是没办法用细节撑起来…似乎是要模仿油画质感,但也就少数几个画面看起来比较美,大部分时候都白得眼睛疼。每次出现暧昧画面我都尴尬到胸口疼,那个拙劣的栽赃情节也看得我脑袋疼…
看完的唯一收获就是决定买一对珍珠耳环吧…
现在才知道原来马友友有一位姐姐叫马友乘,也是很有天赋的孩子,11岁和7岁的弟弟一起给肯尼迪演出。可惜练琴到了11岁家里就断了她的小提琴课,只让她练钢琴,给弟弟做伴奏。后来虽然做了医生,但是一直没有停止对音乐的追求,现在从事音乐教育和搞乐团。
如果家里有好几个孩子,但是资源只够一个孩子“出人头地”的话,总有孩子会被牺牲。在华人家里多半是女孩子。
“馬友乘的小提琴演奏生涯等於在11歲就結束了,當時她只感到受傷與不解。1994年,她接受《紐時》訪問時曾說,小提琴「是我的聲音,我實在無法忍受(學習中斷),努力了這麼多,然後什麼都沒有了」。”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732/post/201907100065/
朋友们一定知道分形图形中经典的“雪花曲线”吧!它的三维版本是什么呢?如果我们从一个正四面体出发,能够造出什么呢? 如果大家可以自己先画一画应该会收获更多惊喜)
答案是正方体!
想不到吧!
视频来源贴在下面了,虽然是法语的不过看图就行=L=
我在思考怎么给出一个verbal的证明(
我对生活的热爱就在这样细小的日常里。邻居笑着喊一句 noch nichts reif,我就知道她是乐意分享她的果子的,我也可以期待着再等上一个月去路边摘果子吃。再晚一点葡萄也能吃了。
在美国,对互联网和公开政治对立有所了解的公众,许多都知道“戈德温法则”(Godwin’s Law)。这个法则是由美国知名律师迈克·戈德温(Mike Godwin)在1990年提出的,先是用于网上的在线辩论,现在也用于一般的政治辩论,指的是,当一个对立的讨论不断延展时,参与者用纳粹或希特勒来类比对方的概率会趋于1,也就是100%,简直没有例外。
确实记得不久前有一段争论中各方互相指责是纳粹…
??无论是一半还是 15% 都太多了吧??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教授马拉姆斯(Neil Malamuth)曾经提供过这样一个例子:他对同一个男子人群问了两次问题,第一次问的是,如果你强迫一个女子与你发生性行为,而无须负有任何责任的话,你会这么做吗?有一半人说会这么做。第二次问的是,如果你强奸一个女子而无须负有任何责任的话,你会这么做吗?只有15%的人说会这么做。其实莫拉姆斯问的是同一个问题,只是用不同的词在说同一件事而已,在第二个问题里他用了“强奸”这个坏的字眼。
随便记记
前天去博物馆的时候路上有很多老人,还有一些带小孩出来的家长。走到一个类似于天桥的地方的时候遇到前方一位妈妈带着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三个人慢慢地在前进,小男孩一下子走到左边一会儿又晃到右边有时又落在后面,一点都不知道累的感觉(我那个时候已经微微出汗了w)
然后我突然看到他走向了路边的一位维持秩序穿着制服的中年男性,很顽皮地伸出了手掌要击掌,那位男士竟然也很自然地拿出了手跟他击了掌回应了他,虽然面无表情十分冷静的样子w(其实他戴了口罩戴了帽子,确实看不清,不过我感觉真的是面无表情w但又不是那种不耐烦的感觉,因为击掌击得还蛮认真蛮扎实的?)
整个过程走在前面的小孩妈妈和小女孩都完全没发现,我甚至怀疑那一刻发生了什么全世界只有我们三个知道。
当时觉得好可爱好可爱我一直躲在口罩后偷笑虽然我觉得我笑得那么明显可能那位男士也看到了w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我希望,各位看到一个可能被删除的文章/帖子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先丢给 archive.today 存档一份,而不是po到这里加上一句“大家快看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没了”,这样对于转了一阵子才看到的人真的非常不友好。
已经不是我第一次看到链接拿去存档只存下来一个404了。(暴躁)
(我知道大家都不喜欢做 recaptcha,但是能绕过微博和豆瓣登录墙存档质量还挺高的网页存档机独此一家。)
另外这里是bgme站长的博客文章《如何存档一个网页》:
https://blog.bgme.me/posts/how-to-archive-a-web-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