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提到虽然男女结合这种概念很久远了,尤其是基督教里,但是把性取向当成一种固定或者流动的东西,当成一种可以定义某个人的东西,这种概念是非常现代的。然后里面这个德国专家说的话笑死人了:
“没有哪个被操过屁眼的人会想到要说:啊,我是一个被操屁眼的人。没有哪个人会把这个当成一种重要的人格特性。”
https://www.arte.tv/fr/videos/109816-003-A/sommes-nous-tous-bisexuels/
Arte 这期还蛮好玩的:我们是否都是双性恋。
里面说到如果直接问人是不是双的话,德国和法国都只有 3% 的人说是。但是 sexologist Alfred Kinsey 做过一个调查,scale 0 是只被异性吸引,6 是只被同性吸引,中间是两个极端的各种组合,结果有 50% 的人都是双!另一个 researcher Fritz Klein 做了一个表格,查得更细,包括性吸引、性行为、性幻想、浪漫吸引、社交偏好和生活方式,这里面又分为过去、现在和理想情况。总而言之,双性恋的比例取决于提问方式,问题越细双性恋越多!
我好喜欢图上这个表格啊!我听到“你更喜欢和同性还是异性花费时间”的时候还犹犹豫豫,因为我周围也没什么同性,仅有的都不太合拍,结果听到“理想情况下”,我鸡啄米点头:同性,那当然是同性!这是我第一次被问过理想状况下的选择!真是一个好问卷!
手上拿的书是这本,打算看看 https://www.goodreads.com/en/book/show/58667392
。。如果我妈跟我说我爸是个傻逼,我会说你说得对。
https://m.cmx.im/@tianmono/111356582538241477
中式 bad parenting,侵犯情节
正在看书的时候闺蜜打电话过来了,我就说我在看这本书,书里讲的确实是不好的 parenting,但是程度太轻了看着没什么感觉。
闺蜜:哈?你要刺激找派出所啊,我们这前段时间有个打扮得很小太妹的女的坐出租车没给钱,我同事让她爸来接她,她不肯,因为她爸喝醉了会侵犯她。又问家里有没有别人,说有个哥哥,但是在坐牢。同事没办法,就开车把她丢到别的辖区了。
我????
本来她给我打电话就是想抱怨的,说她最近相亲了一个对象,才接触一个星期,开始觉着人还好的,本来昨天约着吃饭,但是他之前去了一个婚宴,说是喝多了,想去她家。她就觉得特别怪并且对这人印象不好了,于是就告诉她爸,结果她爸说:你不该告诉他你在家躺着的。
我????
告辞告辞,这一下子浓度太高了。
在读 Running on Empty: Overcome Your Childhood Emotional Neglect,是象友推荐的来着,读了四分之一,读得我好迷茫啊。。
我小时候绝对是在情感上有被忽视的,所以想看看这本书里有没有讲,但是找不到。这本书大概是针对那种明明觉得自己家长特别好特别爱自己,但就是不知道哪里有点问题的人,所以书中的家长全都又温柔又宽容,好到让我觉得作者是在挑刺了。唯一一个我以为能对上点号的是 authoritarian parent,据说很严很凶,结果也不过是女儿圣诞前夜想跟男朋友家里一起过,父亲说:“你不尊重我,你的礼物我退回去,你去跟你男朋友过吧。”
我大无语。这确实是不好的 parenting,但,你们最差的 parenting 就只有这样吗?
而且读到现在全都是各种各样的例子堆叠,所以读着有点没意思,可能正确做法和应对措施后面会讲。
倒是有一个地方作者提到了一个正面的例子,还逐句分析好在哪里,就是说一个三年级生在学校顶嘴了,回家的时候妈妈说:你肯定很尴尬很沮丧吧,但是班上那么多学生,老师没有时间一个个讲道理,你要记住,在学校里任何大人让你做一件事,你一定要马上听从,这样你就不会惹麻烦。我看了之后:啊?啊?啊?这真的是正确的教育方式吗?
总之很迷茫,真的很迷茫,不知道要不要继续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