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一直以来我都把“俄罗斯是战斗民族”当笑话听,但是这段话还是太难过了。
「人类其实都愿意单纯地生活,哪怕没有伟大的思想;但这在俄罗斯生命中却从来没有过,俄罗斯文学也从不是这样的。举世皆知我们是战斗民族,要么打仗,要么准备打仗,从来没有其他生活。」

我发现我每读完一本书都会新开一到两本书,我的在读书列一辈子也不会清零了 :aru_0010:

I don't really like Signal. I don't like Telegram either. Wire is acceptable, but also clunky. It kinda sucks that people have to basically choose and commit to one app with all of their contacts now, if IM apps were federated like e-mail and Mastodon you could just keep talking to your friends from wherever.

我:我不知道《安娜·卡列尼娜》为什么叫《安娜·卡列尼娜》,我觉得叫《康斯坦丁·列文》也一样好,安娜的戏份比较少。
Goodreads 上的书评:“Anna Karenina“ is a misleading title for this hefty tome as Anna’s story is just the tip of an iceberg, as half of the story is devoted to Konstantin Levin, Tolstoy’s alter ego.
??到底是说话的艺术还是对自己水平的把握,为什么同样的意思别人说起来就专业又自信,而我就畏畏缩缩??

我上一部看的俄文巨著是《罪与罚》,和这一部的体验比较相似的一点就是,我对里面的情节还是有兴趣的,但是只要里面的人谈起话来我就兴趣全无,我觉得他们讲话的内容好无聊,我在场一定会尴尬得要死的。

Show thread

最近看的爱情故事都很莫名其妙,主要是不知道双方的感情是如何产生的,我还没反应过来双方竟然就已经坠入爱河了。音乐之声里的玛利亚当然很活泼可爱,但是男主的魅力在哪里?安娜卡列尼娜里的安娜也很惹人生爱,但是伏伦斯基的魅力又在哪里?我甚至都要怀疑男人创作的时候倾向于认为男人的魅力不证自明了,但是音乐之声的原著竟然是玛利亚本人。我于是又怀疑那个年代的女人还在模仿男人的口吻写作,但是我没看过原作,所以也有可能是男电影导演加入了自己的元素…
但《燃烧女子的肖像》是百合片,导演兼编剧也是女的,里面同样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就很迷惑。我认为爱情的产生还是有原因的,只是很多文学作品里没有充分地表现出来。

我终于看(听)完《安娜·卡列尼娜》了,其实我不是很懂这本书为什么要叫《安娜·卡列尼娜》,我觉得叫《康斯坦丁·列文》也一样好,安娜的戏份和心理活动没有列文多,出场比列文晚,退场又比列文早,只不过叫《安娜》的话整本书好像多一点勇敢热烈又悲壮的气息…
列文接近末尾的人生感悟和我现阶段的还蛮像的,就是如果我去思考活着的意义,我就会发现活着没有意义,就会痛苦;但是如果我不去思考这个意义,而是奋力投入到生活中,我就会发现很多美好的事物,会自己体会到每一个瞬间的意义。可能思考真的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有些需求和感受是我们作为人或者群居动物与生俱来的,非理性的。人只有在痛苦的时候才会去思考活着的意义,发现没有意义的时候,往往陷入更深的痛苦;但如果放弃原地思考,并且恰好在这个时候抓住了一点烛光和勇气,又可以重新投入生活的话,就又会觉得活着有没有意义好像不是那么重要了。但是我还在等列文的那个电闪雷鸣,乌云蔽日,大地燃烧的经历,希望我也有那么一瞬间可以让我对从今以后的生活坚定起来。

我跟室友说,意大利语里 il sindaco vecchio = der alte Bürgermeister, il vecchio sindaco = der ehemalige Bürgermeister. 室友说,der ehemalige Bürgermeister 也可以称作 der Altbürgermeister.
顺便 Bürgermeister = Burgerking 这个梗真的百笑不厌。

Show thread

虽然 Meine Lieder - Meine Träume 这个翻译很烂,但是 Edelweiß 这首歌竟然押韵了:

Edelweiß, Edelweiß
auf dem Berge dort oben.
Blühst so rein,
klein und fein,
Schaust herab von dort droben,

Blühst wie ein Schneeflöckchen,
Bleib mir treu,
bleib mir treu für's Leben.
Edelweiß, Edelweiß,
bleib der Heimat ergeben!

好像更喜欢这个版本!Blühst so rein, klein und fein!

Show thread

„the sky was so blue today, and everything was so green and fragrant, I just had to be a part of it.”

本来惊讶于我室友竟然连大名鼎鼎的音乐之声都没有听说过,结果我刚刚发现德语译名叫 Meine Lieder - meine Träume...看着确实让人不太有兴趣​:aru_0010:

唉,为什么我以前觉得旅行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呢,其实比如去 Harz, 周六早上六点出发坐五个小时的火车,上午十一点就可以到,然后可以走上一整天,晚上再露营,第二天再走个半天,下午再出发回家,一个周末就挺够的了,为什么以前我不去呢。唉,等旅游放宽一点之后我即刻起身去 Harz

终于知道为什么一开始不学 vecchio 了,原来要等到学有些形容词在名词前后的含义不同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才学 :blobcatblue:

Show thread

我教授是不务正业的典型,组会上有人说自己的 paper 被接收了,大家都在谈论 paper 相关,教授埋头做起了 paper accepted 的 emoji :aru_0190:

以前我很不齿德国人总穿冲锋衣用老年机,现在我觉得周围人都不追求时尚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给我的压力小很多,我可以凭自己的喜好和需求买东西,或者干脆就不买东西。

Show thread

没有什么朋友或者熟人的好处就是我完全不会掉入消费主义的陷阱里,因为我周围的人没有在向我展示他们又买了什么好东西,我买了好东西也没有人可以展示,所以我现在买东西都是出于实用的个人需求,都是可以带来快乐和便捷的。有一段时间我痴迷买小裙子,是因为我确实喜欢好看的设计,而且总是有相关的广告在刺激我。但是买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多一件裙子不能给我多一点点的满足,于是我就干脆不买了,现在穿的其实也不多。
里面提到追求物质是错误的方向,如果想要过得快乐,要多多追求 intrinsic motives, 就是能给你纯粹快乐的,比如玩耍、跳舞、弹琴(大概就是最近微博上关于艺术的必要性的讨论),少靠近 extrinsic motives, 比如一份你不喜欢但是很赚钱的工作。这种说法的前提仿佛是把追求快乐当成了最终目标,如果人生追求就是快乐的话,其实很多选择都会简单起来。我本科及之前对人生的追求就是快乐二字,觉得一切无意义所以开心就好。后来就渐渐摇摆起来,因为快乐好像只是一个模糊的目标,而非具体可以实现的事;我不知道怎样才是通往快乐的路径,是否有比快乐更重要的东西,比如实现自我价值。但是最近我的人生目标好像又摇摆回去了,我觉得快乐相当于一个可以和金钱作比较的价值,就像一个风向标可以时刻引导判断,而不仅仅是一个终极目标。除此之外,我对快乐也有了更多的理解。快乐不是一件自私的事,创造价值和帮助他人都可以获得快乐;快乐也不是及时行乐,有时候延迟满足能带来更大的快乐;获取纯粹的快乐也绝不是在浪费时间。

我一直以为几年前学的机器学习的知识都忘光了,但事实上学过还是强于一点也没学,比如刚刚 convergence 太慢,我马上就记起来应该 normalize variable,速度立即大大提升​:aru_0160:
我好想上学啊,学知识真的快乐。

“When I was in my late twenties, I got really fat. It was partly a side effect of antidepressants, and partly a side effect of fried chicken. [...] My own favorite was the brilliantly named Chicken Chicken Chicken. Their hot wings were, to me, the Mona Lisa of grease.
One Christmas Eve, I went to my local branch of Kentucky Fried Chicken, and one of the staff behind the counter saw me approaching and beamed. “Johann!” he said. “We have something for you!” The other staff turned and looked at me expectantly. From somewhere behind the grill and the grizzle, he took out a Christmas card. I was forced, by their expectant smiles, to open it in front of them. “To our best customer,” it said, next to personal messages from every member of the staff.
I never ate at KFC again.“
⬆️ 店员实惨。

Show older
Rhabarberbarbarabar

本吧服务器位于德国。欢迎小伙伴们分享生活和语言豆知识。
新用户注册请
1. 填写详细的申请理由,或者附上别处的社交账号。
2. 给出 Rhabarberbarbarabar 的中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