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在看 ,说到坐公交和走路的人群中女性比较多,所以 1990 年维也纳的 head of gender planning Eva Kail 多方面优化了行人道。我震惊,优化人行道不是造福全人类的事情吗,竟然要通过 gender planning 才能做到吗?
还说女性坐公交和走路比较多,因为女性更穷而且要带孩子,我又震惊,什么,难道坐公交和走路不是因为环保吗?
(果然我就是很难看到跟性别相关的因素,再一次证明了我活在理想世界里
(但我也没感觉坐公交的女性更多的样子,有机会数数看好了

· · Web · 3 · 1 · 6

Previously, every time a user boarded a bus they were charged for a new journey, but under the new system users can now make two trips in one hour for the price of one.

啊啊啊所以这个也是近年才发生的变化吗?阿姆和惠灵顿都是这样刷卡的,去过的其他城市不刷卡,就是小时票。
不过转车竟然算是 female travel pattern?转车不是很正常的吗?

啊啊啊好困惑啊作者真的跟我在一个世界吗!
作者说城市公交基本上都是蜘蛛网状,对于 commuters 来说很方便,who just want to get in and out of the centre of town。但是女性有更多 commute 之外的活动所以转车更多。
我 be like 啊你什么意思,是你家住在市中心还是你公司在市中心?市中心不是娱乐休闲地带吗,公司、家还有学校一般都在市中心之外,所以我主要就是上下班和上下学的时候需要转车啊!我觉得家和公司任何一个建在公交站点旁边就很幸运了,有直达车更是幸运中的幸运,为什么 spider's web 会是 incredibly useful for commuters 呢。。

all too often the blame is put on women themselves for feeling fearful, rather than on planners for designing urban spaces and transit environments that make them fee unsafe.

…那让人感到不安的那些(潜在)犯罪分子应该也多管一下…
然后说 crime victims 更多地是男性,因为女性遭受的没到犯罪程度的性骚扰没有被统计在内…你们搞这种统计的真的问题很大…

维也纳真是模范城市!好多改进 public area 的例子都是维也纳的,甚至都是 1990s 的

不过可能也是因为都是 1990s 了,现在别的城市也跟上很多,总之上次去维也纳是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woman who doesn’t work. There is only a woman who isn’t paid for her work.

这一章还蛮启发的。。我之前以为带薪产假/育儿假是属于人文关怀,因为这段时间不能工作所以出于好心给点钱。但事实上育儿和生产本来就是很繁重的工作,只是之前没人为此付钱而已,这是不应该的。
就想起之前看 arte 的这个节目,里面提到 travail gestationnel,受访的社会学家说 évidemment l'accouchement (分娩) est du travail,就还蛮震撼的,有的人觉得很显然的事情我从没想过。

这个 paid/unpaid work 让我想到蛮多之前看的东西,比如还是这个 arte 视频里说到 le robot il functionne mais il ne travaille pas, 里面也提到集中营里的每一个人都在做 Schwerarbeit,但是没有一个人有 Beruf。

@unagi 提供一种可能的假设:如果女性独自带孩子出门,驾驶汽车会变成很危险的事情。儿童如果坐副驾驶,很容易在视觉、听觉方面干扰到驾驶员,如果坐后排,那么在驾驶过程中就会完全脱离视线。步行和公共交通起码……能随时拽着或者抱着

@Forget_me 原来如此!我喜欢坐车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可以开小差,开车的话需要专心,有小孩的话确实更麻烦了。。

@unagi 市中心的休闲娱乐地带,也都是有人上班的.....而且一般金融中心都在市中心或者附近。

@knockknock
应该也看城市的?我呆过的城市市中心的房子都挺矮的,感觉不是主要的上班人员分布的地方。

@unagi 可以看你们城市市中心的人口密度,人口密度大上班的人肯定多。除了办公室建筑,文化场馆、娱乐设施、各种小店也消费中心一般也都是市中心更多。

@knockknock 没有专门的办公室建筑,文化场馆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娱乐设施不太清楚是指什么,各种小店就到处都是。。
不过会不会也看市中心的定义?阿姆的话就是有一个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区域,维基是叫 municipality 的样子,再就是外围。但是把那个区域说是市中心又太大了,毕竟坐地铁横穿也要一个小时。。我要去那边一般就说 go to the city,但那个区域内部肯定也还是要经常转车的。

@unagi 查了一下这个作者是英国人。不知道使用的数据是哪里的但反正中国美国加拿大和英国提到“市中心”应该都是人口密度最大商业建筑最多的地方。
工业建筑一般是在市区外的。

@knockknock 难怪,读到目前是用了很多伦敦的数据。瑞典巴塞罗那维也纳芝加哥洛杉矶什么的也都有

@unagi 坐公交是女性比较多很好理解啊。因为一个文化上车总是和男性联系起来所以男的喜欢车和喜欢开车的多。一个是因为收入不平等男的收入更高更有金钱去买车和维护车。

公交和走路环保是非常近代的概念啊,车刚出现的时候甚至很多人很讨厌车,因为速度太快太不安全了,占的地方又太大。

@knockknock 我觉得我经常分不清楚“应该怎样”和“事实怎样”,就比如作者说城市布局没有考虑到女性有别的需求,我就会感觉,貌似从现在的情况看确实是女性“有”这样的需求,但这本来不应该是女性才“有”的需求。

@unagi 肯定不是女性才有的需求啦。我没看过你这本书但我猜它想说的是因为各种原因(比如社会结构)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好的公共交通。就像穷人比富人,小孩比成年人,视障人比健全人更需要一样。

@knockknock 确实是说因为各种现实原因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好的公共交通!
我就是比较惊讶这种改进需要专门引入女性视角才能做到,竟然计划的时候不做个普遍的统计而是有意无意地排除掉一半的人口吗(

@knockknock
好像懂了一点点,就是假如你规划城市交通要统计上班人员的出行规律,这个看起来挺 gender-neutral 的,但事实上女性有很多不规律的非正式的打工,只有专门考虑女性才能做更全面的统计。
反正各种例子还蛮多的,我继续看应该会更明白一点!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Rhabarberbarbarabar

本吧服务器位于德国。欢迎小伙伴们分享生活和语言豆知识。
新用户注册请
1. 填写详细的申请理由,或者附上别处的社交账号。
2. 给出 Rhabarberbarbarabar 的中文翻译。